榜樣5人物觀后感作文
榜樣,就像一個標桿,給我們豎立一個正確的姿態。那么大家在看完《榜樣5》之后都哪些心得感想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榜樣5人物觀后感優秀作文五篇,歡迎大家查閱!
榜樣5人物觀后感作文(篇1)
在大浪中行進的船,需要有航標的指引才能駛向遠方;在風中尋覓的蝴蝶,需要有花香的吸引才能昂首向前。榜樣,是美好的遠方,更是近在咫尺的精神力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我們在榜樣下生根發芽,望得一片碧水藍天。
大詩人蘇軾把莊子視為自己終生的榜樣。他欽佩于莊子在一切環境之下內心仍飽有開闊和豁達,于是他將這份精神啟迪始終充盈于自己的心靈角落。在他被貶后,他成功地將自己活成了莊子,看得透,撒得開,熱愛人生而超然物外,洞察世情而不染一塵。他便在這般宏大的氣度中完成了真實的自己,也達到了至高無上的思想境界的頂峰。
試想一下,若沒有莊子作為一個榜樣在前方不斷地給他充盈精神世界的養料,蘇軾還能夠上一個臺階觀察自己的內心,完成自己理想的生活嗎?結果不言而喻。可見,莊子給蘇軾留下的是一身坦蕩,一份處世的理智哲學,這便成了無窮的力量。
我們都熟悉于愛因斯坦的成功故事,卻殊不知支撐著他獲取輝煌的背后者——“非洲圣人”史懷哲。史懷哲為改善非洲的醫療環境,毅然放棄了高等學位,和妻子一起創立了麻風病醫院。愛因斯坦正是被他這份對全人類的大愛和誠心所打動,將他視為一生的榜樣。從此,愛因斯坦也如史懷哲一般懷有一份“為全人類造福”的赤誠之心,開始了自己在科學道路上的探索之旅。
當他為日復一日的實驗感到厭煩時,史懷哲就會如陽光般激起他內心的熊熊斗志;當他因無數次的失敗而垂頭喪氣時,史懷哲會如警笛般鼓舞著他一路向前。史懷哲可以說是愛因斯坦成功路上的一架驅動機,他時時刻刻讓愛因斯坦明確自己的目標,并源源不斷地給予他前進的動力,這種無窮的力量也終讓愛因斯坦到達了科學的顛峰。
在當今文學界,榜樣的力量同樣令人驚嘆。莫泊桑從其榜樣福樓拜的身上學習到了寫作的方法和學習的態度。于是他不斷地汲取榜樣身上優秀的品質,并將其付諸實踐,通過對生活的細致觀察使自己的寫作水平“更上一層樓”。莫泊桑以謙卑而虔誠的態度,把榜樣作為自己的太陽,從而實現了一步一步的突破和超越,一位優秀的作家由此浮出水面。這不也是榜樣無窮力量的體現嗎?
回到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需在學習中樹立一個榜樣,他會給你無窮的力量,讓你有非凡的收獲。
既然渴望一路向前,何不為自己立一個榜樣?既然期盼超越自己,何不從榜樣身上獲取力量?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所以,請堅信榜樣的力量,并將其作為自己的動力,為自己撐起一方璀璨星空!
榜樣5人物觀后感作文(篇2)
我們生活在這個網絡高速運轉的時代,幾乎人人都手持智能手機,信息飛速傳播。這場疫情阻擊戰,要以“網”為媒,凝聚力量戰“疫”情;以“網”為媒,發出好聲音,為“主流輿論”護航,提振精氣神;以“網”為媒,嚴把輿論導向,搶占輿論高地,將不實言論扼殺在搖籃里;以“網”為媒,搭建好平臺,唱響“疫”情主旋律。
網絡就是一把雙刃劍,要善于知網用網,揚正負控。主流媒體一如繼“網”地發布信息。疫情發生后,輿論排山倒海,鋪天蓋地,再加上一些不明真相的網友跟風似地轉發評論,令我們措手不及。此刻,宣傳戰線的干部們要勇當“疫”先鋒。一方面,一如繼“網”地做好宣傳報道,把防控疫情知識轉化為通俗易懂的順口溜,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方式進行“土味”宣傳,提高群眾知曉率;另一方面,敢于亮劍,嚴把輿論導向,面對疫情,擦亮雙眼,用一雙“火眼金睛”識別謠言,第一時間將疫情謠言一網打盡。
搭建網絡平臺,唱響“疫”情主旋律。在各大宣傳平臺開設“戰疫一線黨旗紅”“我在抗疫第一線”等評論專欄,發揮網友們的智慧,集思廣益,實行線上線下共頻共振,在“你一言我一句”中一起為武漢加油,為中國加油。在政府信息網絡公開平臺開通疫情防控問題線索及意見建議征求專欄,收集社情民意,對網民提出的意見進行跟蹤回復,做到“有問必答”“有件必辦”,對網民的合理建議進行采納。同時,開通網上心理疏導平臺,在線上為居民或隔離人員進行心理疏導工作,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做到隔離,不隔愛。利用志愿者云平臺招募志愿者,主動參與到抗擊疫情志愿服務當中來,做好疫情防控輔助工作。
讓我們以“網”為媒,眾志成城,凝聚力量戰“疫”情,我們必勝!
榜樣5人物觀后感作文(篇3)
今天,我收看了全國大學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課令我受益匪淺,刻骨銘心。讓我對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和認識,以及學習并掌握了預防措施。相信這次加長版的寒假給大家帶來了別樣的感受,很多人從未像現在這樣真切地感受到我們不僅僅是以個人的身份生活,而是與所處的時代同呼吸,共命運。
透過新聞,我們看到一張張布滿勒痕的臉、一把把為避免交叉感染而剪了的發辮,一雙雙被消毒液侵蝕開裂的手、一個個蜷縮在地上暫得休息的身影,年輕醫護人員他們心無旁騖,凝視自己的戰場;我們看到84歲的鐘南山臨危受命逆行而上,武漢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身患漸凍癥仍沖在前線與時間賽跑挽救生命,70多歲的李蘭娟院士每天只睡3小時,帶領團隊為研制特效藥品而耿耿不寐;我們看到堅守陣地做著深入報道,不斷披露疫情最新進展的新聞人;我們看到了為建醫院、為制口罩日夜趕工的工人;那些奮筆寫下“請戰書”的醫護工作者;開間武漢或審核三億元的施工人員;用愛搭建橋梁,日夜馳援運送物資的駕駛員……他們用行動向我們詮釋了什么是大愛無疆。一個個白衣天使堅守崗位,用血肉之軀盡一份綿薄之力,用小小的身軀與疫情賽跑。無數的“追光者”們在國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時候,做出無怨無悔的選擇。他們把對人民的愛,對祖國的愛放在心底,用一個個鮮紅而又堅定的手印,表達著火熱的擔當與承諾;他們用最美的身影,詮釋了生命的意義!這些逆行的背影,他們挺身而出不是為了當什么英雄。他們扶危渡厄,是守土盡責。
同學們大都是非典前后出生的,這是我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面對全國性重大公共衛生事件。非典爆發,全世界守護著80后、90后、00后。17年過去了,換成80后、90后、00后來守護這個世界。我們看到當年坐在課堂讀書的孩子如今換了一身衣服,學著前輩的樣子,替更多人負重前行。
目前,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形勢仍然嚴峻,此刻,我們呆得有點煩悶焦躁的家,是很多前線人員想回而不能回的家。在這個牽動著所有國人心的春天里,我們每一個人都無法置身事外。我們,也應盡自己的綿薄之力,不為醫生,社會增添負擔,按照這堂課中所說的,不隨便出門,戴口罩,不信謠,不傳謠,勤洗手,講衛生,為這個社會,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同時,這場疫情,也是對我們每個人的教育。唯有正視這樣的經歷,在困境中汲取教訓成長,才不辜負這樣一場代價沉痛的歷練。
榜樣5人物觀后感作文(篇4)
一條條空蕩蕩的大街小巷,一個個沉默而嚴肅的表情,一張張被標記了不同紅色的疫情地圖,一陣陣刺鼻的消毒水的味道……在我的記憶中,春節本應該是一個闔家團圓、煙花絢爛的快樂節日,可是今年的春節卻令我們五味雜陳。
今年原本快樂的春節像是被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按了“暫停”鍵,死氣沉沉。這種病毒像“伏地魔”一般,讓每個人都緊皺眉頭嘆不過氣。新型冠狀病毒的侵襲,也打亂了我們全家的出行計劃,我只能當一個“宅家小老鼠”。雖然我宅家,可我的心早已飛到了一個美麗的小鎮。我嘟囔著嘴對媽媽不斷地抱怨:“什么時候能出去玩啊?”媽媽聽完后,用不滿的口氣說:“我們乖乖呆家里,才能遠離那些可惡的病毒,你看那些日ye奮戰在一線的警察醫生,還有你阿姨,都在一線繁忙地工作著,連家都不能回啊!”
我聽了之后覺得非常慚愧,原來我覺得所謂無聊的家,卻是那些工作在一線的叔叔阿姨們回不去的家!我不解地嘟囔著:“他們難道不怕被病毒感染嗎?”心里浮現出一幕——曹阿姨也是他們中的一員。還記得剛開始爆發疫情的時候,曹阿姨就沖到了常州抗疫的第一線。她沒辦法回家,只能在進隔離病房之前給我們留言:“我的親人們,不要擔心我,你們安心在家,我悉心治病救人。愿春暖花開,我們一起云游四海。”云游四海,對于曹阿姨顯然是不能的。但是,曹阿姨那輕松的語氣背后的沉重,無人能知——也許只有她自己懂吧。想到曹阿姨隔幾天才有時間回復一句“安,勿念!”就能想到,疫情是多么的緊張。哪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為我們沖鋒陷陣。
我在電視上看到了他們像曹阿姨一樣的勇敢,他們看到國家有難,愿意無私地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也有家人,也期待著春節的團圓,但是他們還是勇往直前。他們甚至也知道,自己也許也會不小心被感染上病毒,但他們有一種信念:他們的同事也會救他們。因此,那一份份請愿書上鮮紅的指紋,一雙雙被不透氣的防護服捂得潰爛的雙手,還有八旬老院士含淚的雙眼,驗證了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我的眼睛濕潤了......
在家“禁足”的日子雖然枯燥,但每當我想溜出去玩的時候,就會想起那些最美的逆行者們的鏡頭,我便又乖乖地回到自己的房間。這個春節,真是讓我百感交集,從對新年的期待,到疫情來臨后對疫情的恐懼和緊張,再到對逆行者們的敬佩,這真是一個令人難忘而前所未有的春節!
榜樣5人物觀后感作文(篇5)
以前,我總認為只有人才能做別人的榜樣,但是,這一件事卻讓我明白:不僅僅是人,世間萬物都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善于思考,其實,榜樣就在我身邊。
前幾日,表妹來我家玩,那一天,吃過午飯后,表妹說要我和她捉迷藏,我本來不大愿意的,可是表妹非要我去,我只好答應了。我和表妹來到樓頂上,剛準備玩,表妹突然對我說她聽到了幾聲貓叫,我仔細一聽,還真的有貓在叫,而且聽聲音是很小的小貓在叫。我和表妹找遍了整個樓頂,終于在一個角落里找到了兩只小貓,但是其中一只躺在地上一動不動,似乎活不了多長時間了。而另一只呢,只是在旁邊一個勁地叫,好像在呼喊媽媽一樣,并且它的一只眼睛已經殘廢了。這時,表妹在一邊傷感地說:“好可憐的小貓啊,這么小就殘廢了,可憐死了!”我只好安慰她,誰知她突然像發現了新大陸似的對我說:“姐姐,你家里不是有奶嗎?我們給小貓喝點好不好?”我頓時愣住了:表妹還只有七歲,她這么小就如此有愛心,而我卻在一邊只顧著玩弄小貓,我真是自愧不如啊!
第二天,我和表妹又上去看小貓,讓人驚奇的是:旁邊又多了兩只小貓,而且它們的媽媽也在。貓媽媽看見我們來了,驚慌地跑走了,只留下四只小貓在原地。我們以為貓媽媽已經不要它們了,便準備把它們抱下去養,可是小貓卻極力反抗,不愿意我們抱它。它們拼命嘶叫著,四條腿不斷掙扎著,想要從我們手中逃脫。沒辦法,我們只好放下它們。在小貓的身上,我又看到了榜樣的影子:它們雖小,反抗能力有限,但卻不畏強暴,遇到困難毫不退縮,這不正是我們所要學習的嗎?
后來,貓媽媽又多次來看小貓,盡管我們一來,它就跑了,但是它卻始終沒有忘記小貓,沒有忘記它的孩子。它這種無私的母愛告訴我們做父母的很不容易,我們要孝敬父母,難道我們不應該為之感動嗎?
其實,很多東西都可以做我們的榜樣,只要我們善于發現,善于思考,你就會覺得:榜樣,就在自己身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