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情觀后感300字作文
電視劇《山海情》將人們的思緒拉回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的閩寧小鎮,更拉回到了那些為民奮斗、不畏辛勞、奉獻青春的扶貧干部身上。那么你知道《山海情》觀后感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有關于山海情觀后感300字作文,希望你喜歡。
山海情觀后感300字作文【篇1】
熱劇《山海情》以寧夏閩寧鎮為時代背景,講述了九十年代西海固地區的基層人民響應國家政策號召,在福建省對口幫扶之下,不斷克服困難,挑戰困難,將希望的種子灑向這片愛得深沉的土地,終將“黃沙戈壁”建成“塞上江南”的故事。全劇以樸實無華的鄉村情感勾勒出人物形象,多條故事線并行的敘述方式推動情節發展,濃重的地方方言拉近與觀眾之間的距離,讓人深深感受到跨越山海,真情不變的情感。
養過狗的人應該知道,家狗有個習性,只咬生不咬熟,就是它們見到陌生人才會吠叫,而對熟悉的人則會主動親昵、搖尾相迎。達久木甲書記點贊的“狗見了都不咬”的扶貧干部,正是因為他們進村多了、入戶久了,村里的家狗遇到,都把他們當成了自家人。
爭當“狗見了都不咬”的好干部,就要心上有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必須堅持人民至上、緊緊依靠人民、不斷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并落實到各項決策部署和實際工作之中,落實到做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中去?!眻猿秩嗣裰辽希鸵簏h員干部在各項工作中時時刻刻心上有民,扶貧干部直接接觸扶貧一線生活困難、亟待幫扶窮困群眾,更要做到心上有民、心系百姓。
如果“只居廟堂之高”,就無法知民情、曉民意、察民苦,既要“身入”又要“深入”,不能只做填表記錄“表格式”扶貧、“數字式”脫貧,更要多深入百姓家中、田間地頭了解群眾實際所需所求,幫助解決生活面臨的實際困難,才能成為“狗見了都不咬”的好干部。
爭當“狗見了都不咬”的好干部,就要肩上有責。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座談會上所言:“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堅決完成這項對中華民族、對人類都具有重大意義的偉業!”承諾如金,戰鼓催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黨的奮斗目標,廣大扶貧干部正是努力翻開人民美好生活的第一篇章,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第一責任人。
有些地區還存在“一發了之”“一股了之”“一分了之”的問題,個別扶貧干部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作風不扎實,發錢發物擺拍“藝術照”,“坐著車子轉,隔著玻璃看”的情況還偶有發生,“作秀式”扶貧還存在。打贏脫貧攻堅戰,這是一場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緊繃這根弦,不能停頓、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扶貧干部要有“鐵肩膀”,擔起人民美好生活的“大責任”,才能成為“狗見了都不咬”的好干部。
爭當“狗見了都不咬”的好干部,就要身上有泥。扶貧干部要想把工作做好,就要聽群眾言、說群眾話、辦群眾事。要和群眾打成一片,工作就要接地氣、有“泥土味”,不能擺出一副“小干部模樣”高高在上,要坐上百姓炕頭、深入田間地頭,調查研判,了解真實情況,第一手資料,工作做細做實。特別是在“三區三州”這樣的深度貧困地區,還存在語言的障礙等問題,扶貧干部說話做事要群眾聽得懂、看得見、心里清,只有臉上有汗、身上有土、腳上有泥才是群眾認可的貼心人,才能成為“狗見了都不咬”的好干部。
今年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需要更多“狗見了都不咬”的扶貧好干部繼續砥礪奮進、堅持戰斗,為奪取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凝聚磅礴力量!
山海情觀后感300字作文【篇2】
觀《山海情》 走鄉村振興路
近日,隨著新時代脫貧攻堅題材電視劇《山海情》大結局,這部激起全民討論的電視劇也落下帷幕。該劇講述了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以來,西海固的人民和干部們響應國家扶貧政策的號召,完成異地搬遷,在福建的對口幫扶下,通過辛勤勞動和不懈探索,將風沙走石的“干沙灘”建設成寸土寸金的“金沙灘”的故事。
該劇以豐富感人的劇情、技藝精湛的演技,讓觀眾大飽眼福,也生動再現了扶貧攻堅路上的一個剖面,觸動著每一個基層干部的心。同時,讓基層干部堅定信念,做好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交接棒。
“同舟共濟揚帆起,乘風破浪萬里航”,奮力構筑基層堡壘,凝聚鄉村“戰斗魂”。農村黨組織是黨的最基層組織,是宣傳黨的主張、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戰斗堡壘,承擔著極為重要的政治任務和有關經濟任務,所以加強黨支部的建設工作起到了決定性的穿針引線作用。只有打造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才能聚集各項優勢資源,齊心協力、團結奮斗。廣大的基層黨員干部是鄉村振興的“主力軍”,應充分發揮基層黨員先鋒模范和戰斗堡壘作用,保持政治堅定和頭腦清醒,充分認識基礎黨建工作的重要性,堅持務實作風和聯系群眾,解放思想,凝聚發展力,始終做到與黨中央同心共向,與時代要求同步共進,與人民群眾同拍共鳴,凝聚人心、服務大局、服務發展、服務民生。同時,更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推動發展能力,成為引領農村發展的“引擎”,為鄉村振興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賢良之士眾,則國家之治厚”,積極招納技術人才,提升鄉村“興旺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人才越多越好,本事越大越好。人才是鄉村社會治理和經濟發展的關鍵所在,基層黨組織要不遺余力招賢納士,要吸引具有專業技術的人才向基層回流,這就要提升基層人才的待遇問題,以利益激勵為后盾,解決人才后顧之憂,增進人才發展的推動力,解決人才的住房、戶口、就醫、子女讀書等瑣事,彰顯對人才的滿滿誠意和濃濃情意,如此他們才能安心創造價值。其次,還要積極培育鄉村建設接班人,讓走出家鄉的有志青年反哺家鄉建設,將自己在外界所學知識帶回家鄉服務家鄉建設,同時與村民互助共享,搭建信息交流平臺。再次,以真心實意的情感關懷,做好人才工作不僅需要制度和資金保障,更重要的是要打好“感情牌”,以情招才引才留才,增強人才的歸屬感榮譽感。最后,加強對人才的黨性政治教育,培養出具有家國情懷的高素質人才,把黨性教育和紅色革命教育作為強化人才政治引領的重要方式,讓人才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高昂的斗志,立足本職、創先爭優,弘揚發展大國之風,為鄉村建設發展建言獻策。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預先繪制發展藍圖,指明鄉村“發展路”?!熬艑又_,起于累土”,沒有具體謀劃和長遠布局,就匆匆上馬各種項目,就會出現“好心辦壞事”的尷尬局面。要以準確判斷的前瞻性謀劃工作細則,不僅要把握各項任務的時間點,確保按時完成;更要留出鞏固提升時間,確保工作實效。鄉村的發展藍圖就好似鄉村振興宏偉畫卷上的一個個“像素”,要以深思熟慮布局發展藍圖。因此,在規劃發展藍圖時必須積極考慮發展遠景,深挖發展潛力,為鄉村振興指明方向。如今,在新的歷史時期所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依舊艱巨,在前進的道路上仍然有著各類意料之外的風險困難,唯有先一步發現解決難題,方能贏得發展先機。站在嶄新的歷史起點,更要借鑒以往的優秀經驗,確保行動到位、措施有效,為鄉村振興打下堅實基礎。
山海情觀后感300字作文【篇3】
電視劇《山海情》大結局了,的確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意味,后半段劇情推進過快,感覺從得福妻子高青峽上線后,劇情就明顯變快了,也有很多觀眾說這部劇爛尾了。
我個人覺得,《山海情》結局顯得乏力,勁頭不足是有的,但是說是爛尾也不太客觀。
畢竟最后一集,該交代的都交代了,每一個主要角色的結局都說得很明白,只是說劇情太快了,我的確是沒有看夠,后半段劇情又太趕了,說實話,我看到20集的時候,真有種只看到一半劇情的感覺。
而且結局也是和開頭遙相呼應了,這部劇的開始就是在涌泉村村頭的黃土坡開始,那里有得福得寶兄弟、尕娃、水旺、麥苗幾個年輕人夢想開始的地方,他們都從那個貧瘠的土地上,闖出了一片天地。
最后他們也是回到了涌泉村的舊址,只不過此時的涌泉村再也不是荒涼貧瘠的村子,而是生機盎然的綠水青山,可以說結局展示了幾十年的綠化成果,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句話不是一句空話,而是看得見,摸得著的。
曾經幾個年輕人極力逃脫的故土,如今已孕育著無限生機,這就是他們的人生寫照啊,也是這部獻禮劇主旋律的一個縮影。
所以說,個人認為,《山海情》爛尾談不上,但是遺憾的確是有的,還有就是,最后用孩子來引出舊村環境變化是有點生硬,可能是導演要體現兩代人的不同吧。
當初那幾個年輕人已經長大了,而如今得福他們帶著孩子回來,多少有點一代人有一代人使命的意味,無論是扶貧還是保護環境,我們后人也是在享受著先人打拼下,創造的成果。
話說回來,《山海情》中涌泉村村民整體搬遷的前一天,村里舉辦了百家宴,其中可以看到,村民對于故土的不舍,但是也可以看到,他們對未來生活的向往。
而我最想說一下張嘉譯扮演的馬喊水,可以說劇中馬喊水這個角色,不僅自己活得很明白,他讓自己兒子也活得很明白。
在馬喊水播完涌泉村最后一次廣播后,他看著已經收拾好的物品,是有一個由笑到哭的情緒轉變的,此刻張嘉譯詮釋出了馬喊水這個人物的心境。
可以說他是最支持自己兒子得福工作的,不過要說對于故土的情節,他也是最不愿意離開村子的,他也是一個善良的人,畢竟照顧得病的妹妹多年,一般人沒有那個耐心的。
不過他也是在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有明確主見的,整體搬遷,這件事對于村民,是利大于弊,所以說個人的情感,他是可以不去考慮的,因此在這件事上,他在大家面前從未流露出過不支持的意思。
只有在這件事大局已定的時候,他自己一個人躲著偷偷哭一會,后續多年后,他會和村子里的人提及這件事吧。
同時他對兒子的要求也是很高的,之前就因為得福說村子里的人是“刁民”,馬喊水對得福發生了這輩子最大的火,因為得福越界了,越過了馬喊水給兒子制定的行為底線,做人做事,有些原則問題,的確是不能犯的。
得福如此,得寶也是一樣的。
百家宴的時候,水旺不是騎著摩托進村了嗎?尕娃還說過,你騎個摩托能拉啥?水旺說能拉風。
這像是大有叔兒子的風格,這里不是說他不好啊,從大有叔不用硫磺熏枸杞這件事,就可以看出他淳樸,是個實誠人,不過有時也的確愛出風頭,這個沒什么奇怪的。
但是在得寶水旺四人一起去村頭給尕娃的父親留話的時候,可以看到,得寶是騎著自行車馱著麥苗的,得寶的車呢?
顯然得寶也是深受父親馬喊水的教誨啊,那就是作人要低調,不要忘了本分,車是不能開進村子里的,得福如此,得寶也沒有什么特殊的,這就是馬喊水教育出的兒子,自己活得明白,也要讓自己的兒子活得明白。
山海情觀后感300字作文【篇4】
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電視劇展播劇目《山海情》目前正在熱播,該劇主要說的是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為了讓西海固貧困地區的老百姓過上好日子,實施“吊莊移民”政策,動員他們從山里頭搬到銀川附近的平原,發展生產再建新家園的故事。這是一部艱苦奮斗史,把“扶貧人”的無私奉獻和“脫貧者”的勤奮勇敢描繪得淋漓盡致,給我們今天的基層工作也帶來諸多的思考。
廣大扶貧干部還需扎根基層,串聯行業部門,落實幫扶政策,履行最平凡的工作任務,擔負最不平凡的攻堅使命,在決勝脫貧攻堅的戰場上沖鋒在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增磚加瓦。
平凡的故事傳播不平凡的精神?!皞ゴ蟪鲎云椒玻⑿蹃碜匀嗣瘛!敝v好脫貧故事不是為了歌功頌德,而是激勵更多后來者不畏困境,敢于進取。扶貧干部要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挖掘當地文化,將扶貧扶志與傳統文化相結合,為當地群眾送去文化大餐,不斷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首先要善于挖掘身邊事例,身邊的榜樣更具有說服力,在普通的崗位貢獻價值一樣值得肯定,可以選取農村電商、公益性崗位工作者、扶貧項目務工者,挖掘他們身上樸實勤勞的精神。其次要將先進故事傳播出去,要充分利用線上媒介,通過短視頻平臺、微信工作平臺將我們自己的“脫貧明星”展現出來,還可以將脫貧故事創作為相聲、小品等文藝節目在各地進行巡回演出,在歡聲笑語中傳播奮斗精神。
平凡的職務賦予不平凡的使命。“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迸嘤枌τ诜鲐毟刹縼碚f是家常便飯,是最平凡的職責,更是最不平凡的使命。扶貧干部在參加各類專項培訓的同時要不斷推陳出新,提供各類培訓為貧困戶脫困發展指明道路。一方面要對貧困戶開展多層次專業技能培訓,要充分協調用人單位和選聘培訓講師,合理安排課程,注重實用教學,讓貧困戶學到即用到。另一方面要把幫扶責任人培訓成扶貧專家,明確走訪目的,學習扶貧政策,填寫幫扶手冊,每一項基礎工作都離不開精準的理論指導,以便在走訪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
平凡的成果促進不平凡的發展?!安环e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狈鲐毟刹恳惺聼o巨細的工作態度,把扶貧工作辦到困難群眾的心坎里,不斷累積平凡的扶貧成果來促進區域不平凡的發展。首先要持續夯實“兩不愁三保障”地基,確保危房改造、改廁、自來水改造等一系列基礎設施改造提升工程全部完成。其次要不斷推進扶貧項目扎根鄉村,開拓線上市場,帶動周邊勞動力就業和鄉村產業轉型升級,為貧困戶從脫困到致富搭建堅實的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