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觀后感
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開講了!全國人民都在一起努力對抗這場“戰疫”,其中就有很多平凡的“英雄”。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觀后感篇1
在這個本該闔家歡樂的春節里,中華大地上出現了一群不速之客——新型冠狀病毒。它們瘋狂地肆虐著華夏民族。在人心惶惶的時候,在每個人都避而遠之的時候,有一群人,他們沖到了一線,與病毒戰斗,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那么,他們是誰呢?
他們是醫院的醫護人員。他們執行一次任務就要三四個小時,期間不能吃東西,也不能喝水,更不能上廁所。他們穿著沉重的防護服,帶著護目鏡,掛著口罩,一直工作三四個小時。諸如為照顧新冠病毒的病人而毅然給才四個月寶寶斷奶的沈佳麗;諸如為搶救新冠病毒的病人來不及換口罩而在臉上留下疤痕的陳秀;諸如高強度工作二十四小時的蔡超……大家對新冠病毒毫不知情時,他們已知病毒的危害;大家對新冠病毒不知所措時,他們已堅定信念去戰斗;大家對新冠病毒避之不及時,他們已經奔赴一線。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
他們是交警、民警和城管等部門人員。交警維護著交通,民警保護著大家,城管守護者市民。交警在高速口檢查進城人員的身體情況;民警關注著城市里流動人口的疫情情況;城管運送已確診的新冠患者。還有水務公司、電力公司和煤氣公司給我們提供水電煤氣等生活基本保障。我們安逸地呆在家里時,他們卻一直奔赴在疫情前線,他們就是最美逆行者!
他們是小區保安、環衛人員和快遞員。小區保安堅守崗位,檢查進入小區人員的情況,防止疫情擴散;環衛人員默默運走小區垃圾,消毒小區公共區域,給大家提供安全整潔的環境;快遞員馬不停蹄地為大家運送新鮮蔬果和生活必須品,為人們正常起居提供了方便。當我們窩在家里看電視時,他們卻還在疫情一線工作,他們是最美逆行者。
他們對抗病毒,他們拯救病人,他們防止疫情擴散,他們維護人們的正常生活,他們就是最美的逆行者。我要向他們致敬!
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觀后感篇2
,才剛開始一個月,仿佛過了一年,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最近這幾天,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經進入了一個高峰期,一傳十,十傳百,傳染到了全國各地及全世界,疫情威脅到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政府加大力度管控,沒有人再邁出家門,做到了不給政府添麻煩,不給病毒任何空子可以鉆。
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們為了抗擊新冠病毒,不畏生命危險,走在危險最前端,夜以繼日地在工作,他們就是“火神山醫院”的建筑工人,偉大的一線工作者,他們深知自己擔子上的任務有多么的重!
他們要在八天內完成極大的挑戰,要在八天內實現不敢想的壯舉,這是多么艱難的任務!工人們不氣餒,反而有了更大的信息和士氣,他們知道這是唯一的希望。他們首日開建,一些工人開著挖掘機,從早到晚不間斷地工作。他們站在泥土上,和自己的隊員們低聲敘述著,像是討論工程的難度,又像是計算著具體的尺寸,一會兒這邊,一會兒那邊,來回奔波著。他們爭分奪秒,期待著早日完成這項全國人民都關注的工程,讓沒有病床的感染者住進來,早日康復。
僅僅過去了十六個小時,工人們齊心協力,建好了一幢大樓,而電信工人開始忙碌起來。他們有的人手提一個諾大的工具箱,有的拿著文件和厚厚的一疊設計圖紙,等到夕陽西下,便手疾眼快地開始安裝網絡,“醫院”漸漸地有了雛形,他們的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晚上大樓里的燈光稀稀疏疏,能看見工人們上樓頂,彎著腰裝纜線,馬不停蹄地奮斗者。他們是最偉大的一線工作者,犧牲了自己的休息時間,為中國武漢加油!
火神山醫院完工了!醫院如此嶄新,象征著一個全新的開始!建筑工人們的功績永遠不會被大家遺忘,在這個特殊的日子里,我們要像他們致敬。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了為祖國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全國人民的努力下,我相信疫情會很快結束,我們將會迎來春暖花開的那天,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觀后感篇3
春節,這個喜氣洋洋的日子卻因為“新型冠狀病毒”的到來而變得索然無味。
昔日馬路上川流不息的車輛和熙攘的人群不見了,只剩下一條靜寂的街道。聽說這個病毒可在人與人之間傳播,因此地鐵里、公交車上每個人都面戴口罩,裹得嚴嚴實實,只露出滿是惶恐不安的雙眼。
我的媽媽是一位養老院院長,她要為上百個老人和他們的家庭負責。大年三十那天,本該是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吃年夜飯、守歲的日子。可是媽媽一早出門上班,到了下午6點還沒回來,爸爸撥通了媽媽的微信視頻,只見媽媽面戴口罩,跟爸爸說:“我們封院了,只有阻斷了與外界的聯系,才能保證院里的老寶貝們的平安。一會兒我們要進行全院的消毒防疫和家屬溝通工作。親愛的,今晚不用等我吃飯了,代我向大家問好!”簡單說了幾句,媽媽又去忙碌了。
掛完電話,電視屏幕上正巧播放著最新的疫情新聞:除夕夜,上海136人的醫療團隊奔赴武漢支援。眼前,面戴白口罩、身穿白大褂的醫護人員顯得格外高大,勇敢的白衣天使們我向你們致敬!
大人們總說“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替你負重前行!”是呀,我能這樣安全幸福,是因為背后有無數像我媽媽和醫生護士一樣的人,舍小家、為大家,為我們撐起了一片安全的港灣。
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觀后感篇4
春節,本是萬家團圓,舉國歡慶的日子。可是的春節,卻被一場在湖北武漢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打破了歡樂喜慶的氛圍,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全國人民響應政府號召:春節盡量不串門,在家里也能為國家做貢獻。
我每天在家里學習之余聽爸爸媽媽的交談,從電視和微信上,鋪天蓋地的抗戰疫情的新聞報道,了解到全國上下有千千萬萬的人,在默默無聞地沖在抗戰疫情的第一線,特別是我們的“白衣天使”他們舍小家顧大家,在我們宅家里躲避疫情的時候,他們卻舍棄與家人團聚,毫不畏懼地去最危險的疫情第一線與兇猛的病魔作斗爭。讓我最震撼的是在昨天的都市快報上報道,今年已經73歲高齡的李蘭娟院士,決定帶上她的醫療團隊第二次馳援武漢。媽媽還告訴我李蘭娟奶奶是傳染病學術方面的權威,在非典時期,她也是沖在疫情第一線與病魔斗爭,并做出了杰出的貢獻,是我們杭州的驕傲。
這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爆發,李蘭娟奶奶就舟車勞頓輾轉各地考察疫情,不辭辛苦地投身到抗戰疫情的斗爭中,她這種無私奉獻、舍身取義的精神讓我震撼不已。正是因為中國有很多像李蘭娟院士這樣的英勇無畏的逆行者,用他們的危險換得我們的安心,我堅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戰勝可惡的病毒,勇士終將凱旋歸來。而我們做為新時代的接班人,雖然抗戰疫情期間我們不能奔赴抗戰一線,但是我們可以做的就是:不出去給那些不分晝夜與病魔作斗爭的醫護人員添亂,乖乖在家認真學習,積極鍛煉身體,不去人群密集處,出門戴好口罩,講衛生勤洗手。待到春暖花開時,就是打敗可惡病毒之時,人人都可以安心快樂地工作、學習和生活。
高校戰役示范微黨課第十二講觀后感篇5
的開端,正在大家歡天喜地迎接著新年,興高采烈地準備著闔家團圓時,一場疫病從武漢出發向神州大地席卷而來。我們還未搞清楚它姓甚名誰時,它已像一陣突如其來的龍卷風,卷走了一些人寶貴的生命,使這本該充滿著闔家歡樂歡聲笑語的美好時節里,人們的內心變得壓抑、恐慌。“它”就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
我和所有的同學們一樣,為了避免為國家添亂,天天宅在家里時時刻刻關注著疫情的實時情況,為那些不幸患病的人們而揪心。即使必須外出時,也帶好了口罩,將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兇殘的病毒侵犯。窗口看出去,路上的行人們沒有一個不帶著口罩,都行色匆匆、臉色凝重。
在這種危機時刻,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們都站在了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眾志成城為我們打開了綠色的保護傘。在人們紛紛避讓不及的時候,他們逆行的身影是最美的風景線,是寒冷冬日里的一股暖流。
我很驕傲的說,我家也有一位這樣的“戰士”。我的媽媽十七年前在三甲醫院急診工作,抗擊過同樣兇猛的非典病毒,現在雖已成為社區醫院的護士,卻仍然恪盡職守。雖然她和同事們不需要去武漢為患者們治病,但他們有一個同樣重要的任務——穿著隔離衣,在城市的高速公路入口對出入人員的身體進行檢查,守住我們上海家園的第一道關。媽媽告訴我,他們站崗一站就是六七個小時不能休息,不能上廁所,在半夜的凜冽寒風中瑟瑟發抖,進來的每一輛車都要檢查詢問,堅持為司機們測量體溫查看有沒有異常。有些高的大卡車,還需要爬到車窗邊,一手拉著反光鏡半懸空著工作,第二天手都抬不起來。有一個醫生還因為天太黑不慎掉入了崗亭邊的一個坑中,他爬上來之后拍了拍身上的灰塵泥土就繼續工作,不愿浪費一點時間。當我為媽媽擔憂時,她卻說:“每個醫務工作者在疾病面前就是一個戰士,召必回,戰必勝,不能做逃兵,打退堂鼓,一旦國家和人民有需要,我們都會站出來的。所以,你也跟同學們說,別太緊張,保護好自己,你們有咱們呢!”
是啊!有這些千千萬萬像媽媽這樣的叔叔阿姨英雄們的保駕護航,我們不會害怕,我們齊心協力,一定能共渡難關,武漢加油!中國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