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觀后感
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云團課你看了嗎?站在“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點上,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吹響了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的號角。下面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歡迎閱讀!
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觀后感(精選篇1)
壯麗輝煌的“十三五”規劃收官在即,波瀾壯闊的“十四五”規劃又將全面啟航,站在“十三五”規劃收官和“十四五”規劃開局的新起點,作為青年干部,更應擔當勇為,苦練“內功”,做好十四五“賡續者”,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開好局、起好步。
苦練“信念”之功,練就“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堅定品質。只有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做到“雖九死其猶未悔”“歷百折而仍向東”。,我們面臨著錯綜復雜的國內、國際形勢,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嚴重沖擊,面對嚴峻的風險挑戰,黨中央始終堅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帶領全國人民砥礪奮進、堅毅前行,戰勝了一個又一個風險挑戰。作為青年干部,我們更應苦練“信念”之功,自覺加強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保持政治定力,自覺把黨的事業和人民的冷暖作為精神世界的支撐,大是大非前把得住原則、金錢物欲前守得住清貧、風浪考驗前無所畏懼,真正做到“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苦練“擔當”之功,練就“為官避事平生恥”的政治勇氣。“時代呼喚擔當。”擔當意味付出、奉獻,甚至是犧牲,就是要在關鍵的時候站得出來,危難的時候豁得出去。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錯綜復雜的國際形勢、突發而至的新冠疫情,嚴峻考驗面前,正是因為有著一批又一批敢于擔當、視死如歸的黨員干部和人民英雄,果敢勇毅地沖鋒在前,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一心、才一次又一次地戰勝了前進道路上的各種艱難險阻,進一步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有力地推向前進。青年干部們作為“十四五”規劃的“賡續者”,更應苦練“擔當”之功,工作中要敢于承擔難事、棘手的事,矛盾面前要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善于處理各種復雜矛盾,真正將國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苦練“為民”之功,練就“一枝一葉總關情”的百姓情懷。“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中提到“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平安中國建設達到更高水平,人民生活更加美好”正是“為民”思想的體現。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好的方針政策和發展規劃都應該順應人民意愿、符合人民所思所盼,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所以對于基層青年干部來說,更應苦練好“為民”之功,把“為人民服務”作為自己的工作信條而不是一句口號,為民服務要做到人到、心到,用心、用情投入,真心實意聯系群眾、走訪群眾、駐村蹲點、結對幫扶,切實把群眾所思所盼吸收進來,讓“十四五”規劃編制順應民心、符合民意。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新起點意味著新征程,唯有苦練“信念”“擔當”“為民”之功,夯實“內功”基礎,才能成長為一名合格的十四五規劃“賡續者”,才能以“蓄勢揚帆”的姿態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在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破浪前行”!
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觀后感(精選篇2)
基層干部要耐住寂寞,敢走“獨木橋”。一方面基層的環境和生活條件都相對辛苦,“人少事多”成為工作的常態,基層干部要能耐住寂寞,留在基層,培育“哪里有需要就去哪里”的魄力,以自己的青春熱血為基層為人民奉獻揮汗,走好基層這一“獨木橋”。另一方面,也要走好自我提升成長的“獨木橋”。做到“別人上班我工作,別人休息我提升”,利用碎片時間自我充實完善。金字塔越接近塔尖就會越窄,自我提升的路也是一樣,因此基層干部要能耐住寂寞,利用當前大數據時代觸手可及的學習的平臺、政務一體化系統等提高自己的政治素養、理論實力、工作能力,永攀學習提升的金字塔尖。
基層干部要不畏艱險,勇克“石子路”。石子路上充斥著各種大小不一的小石塊,走在石子路上難免會硌腳顛簸,就像我們工作生活中會遇到的艱難險阻,只有勇于走、敢于走,才能到達平坦的彼岸。走好“石子路”的第一步是了解地形,以便做好充分的準備,因此在工作中也要能夠充分了解自己的工作情況,了解涉及范圍、工作對象等;其次要有不畏艱險、不懼困難的勇氣和膽量,不因石子硌腳、工作繁重困難而畏縮不前;最后要有克服“石子路”的方法,只有知道了快速而又準確的通過方法,才能保證做事的效率和成果,例如基層中常會存在的方言問題,只有真正地學會和聽懂方言,才能讓基層工作事半功倍。
基層干部要腳踏實地,勤鋪“瀝青路”。瀝青路是路面材料中較為平坦好走的路,就像我們基層干部心中想為群眾鋪就的康莊大道,想讓群眾過上美好生活的愿望。作為基層干部,要能把群眾心中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放在心間,把讓群眾過上好日子作為工作的奮斗目標,腳踏實地,了解群眾心中所需所想,勤勉務實,從傾聽一個群眾的心聲做起,從為群眾做一件實事開始,腳踏實地,鋪就“瀝青路”。同時要做到響應國家號召,響應上級部門指示,助力“鄉村振興”,共建美麗新農村。
只有走過“獨木橋”“石子路”,懷揣著為群眾鋪就“瀝青路”的愿景,才能走好基層路,共同迎接“十四五”,為構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添磚加瓦。
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觀后感(精選篇3)
洞察“時代是出卷人”,將“十四五”規劃宣傳到位,以思想為藍圖“調色”。“親民如子,愛國如家。”基層是離群眾最接近的地方,聽到最迫切需要的同時,也能最有效傳達出我們黨的思想政策。在一線的選調生們,需要用貼切樸實的語言向老百姓傳達我們國家層面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四五”規劃,讓黨的方針政策在群眾思想里面生根發芽。老百姓或許聽不懂何為人民主體地位,但他們應該知道在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下,人民最根本利益得到保障;老百姓或許聽不懂新發展理念,但他們應該知道在國家的規劃指導下,貫穿發展全過程和各領域的發展格局使得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老百姓或許聽不懂何為國家治理效能,但他們應該知道在社會主義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大大環境下,生活發展安全更有保障……將規劃發展思想在基層傳達,為國家發展藍圖“調色”。
銘記“我們是答卷人”,將“十四五”規劃落地見效,以行動為藍圖“上色”。“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初入基層,或許迷茫,或許惶恐,但只有靜下心來,腳踏實地將眼前事做好,緊跟國家發展目標,落實上級政策要求,方能扛起基層發展大旗。根據上級傳達的發展規劃要求,助推各項工作落到實處。全身心投入自身工作,成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隊伍骨干。迎著新發展理念、產業體系優化、新發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鄉村振興等各項政策風口,為基層經濟發展建設添磚加瓦。基層是反應國家政策效果的神經末梢,基層選調生要挑起推動黨的路線方針政策落地見效的重要責任,撲下身子,增強自身責任意識,向前輩學習經驗做法,同時結合自身能力優勢,將規劃在基層實施見成效,為國家發展藍圖“上色”。
警醒“人民是閱卷人”,將“十四五”規劃目標細化,以結果為藍圖“亮色”。“金杯銀杯不如群眾的口碑。”基層選調生需要在崗位上積極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將得到百姓的認可和獲得群眾滿意作為對工作的最大追求。作為基層干部,牢記國家規劃發展是以人民為中心,一切為了人民、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緊密圍繞群眾,保持大局意識,切實將“十四五”規劃目標細化到實處,保持奮斗拼搏的精神,保持干事創業的活力,保持攻堅克難的韌勁,在想干事、能干事的基礎上干成事。錨定國家規劃目標,細化落實自身責任目標,強化自身能力,對標群眾的急、難、盼,做出實效成果。扎根基層,擔起責任和使命,傾盡全力發光發熱,跟緊時代步伐,聽從國家號召,助推基層發展建設,向人民群眾交一份滿意答卷,以出色亮眼的結果為國家發展藍圖“亮色”。
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觀后感(精選篇4)
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十四五”規劃。“十三五”的成績斐然在前,對于廣大年輕干部而言,“十四五”將會是更為廣闊的“學習課堂”。然而初入基層時的不熟悉,往往會讓年輕干部“答錯題”“丟分數”。如何才能在“十四五”的“課堂”中,于基層實際和理論知識中找尋“十四五”必修課的“正確答案”?把握好這幾點“學習經驗”,會給你想要的答案。
政策是本“學不完”的教材。政策是每一位年輕干部學習“專業課”的必讀教材。年輕干部唯有緊跟黨的步伐、學透政策,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活用政策,才能將政策的“知識點”“必考題”運用在“十四五”的大考之中。政策這本教材的魅力,就在于“學不完”:初讀時懵懂,應下探基層工作、帶著問題進行“預習”;再讀時洞悉,需結合工作不足、自我反思開展“溫習”;反復研讀之際方能豁然,于政策理論與基層實際中,收獲思想與專業的提升。當前,少數年輕干部處理工作時,往往囿于自己手中的部分工作、條線任務;面對問題時,只打決策的“小算盤”,吃政策的“夾生飯”。為此,年輕干部應提高政治能力、具備戰略眼光、吃透政策“教材”。一方面,吃透政策,堅持提升專項業務本領、認真學習上級文件條令、充分領會重大會議事項精神,領會政策的“解題思路”;另一方面,看透問題,緊密結合實際工作、深入挖掘主要矛盾、細心聆聽群眾呼聲,讓政策的“解題技巧”靈活運用于基層工作之中。
群眾是位“不多說”的老師。習近平總書記曾說:“在人民面前,我們永遠是小學生,必須自覺拜人民為師,向能者求教,向智者問策。”年輕干部要想在“十四五”課堂上有所收獲,離不開群眾這位好老師。這位老師也有所不同,他善用“啟發式教學”,需要我們虛心請教、用心體會,值得我們潛下心來學習請教。以民為師,需要年輕干部走出機關,走進田間地頭,去感受土地的溫度,群眾的冷暖。群眾的“急難愁盼”就是“課堂提問”,需要年輕干部限時回答正確,工作要有緊迫感,時刻以群眾之“問”作為工作的出發點;群眾的“所需所求”就是“課后習題”,需要年輕干部細心做對做好,工作當能接地氣,貼近群眾了解群眾的各類需求;群眾的“所思所想”就是“階段測驗”,需要年輕干部考前準備、考時盡力、考后總結,工作應具使命感,始終將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作為工作的指路明燈。
基層干部是名“懂人心”的課代表。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更是開啟“十四五”前最后一道考驗。在過往的脫貧工作中,正是廣大的基層干部守初心、擔使命,脫貧工作方能卓有成效。他們將汗水灑入土地,甘于在田間地頭摒棄浮華;把扶貧鐫刻心中,請愿在決戰脫貧一線沖鋒陷陣。他們是“十三五”課堂上的“課代表”“模范生”。年輕干部要在工作中,當以這些優秀基層干部為榜樣,做好學、思、踐、悟。首先,常懷“空杯心態”,“十四五”這門課,需從頭學起,大小工作皆是學問,當虛心請教“課代表”經驗技巧,讓學習不浮于表面。其次,多設“吾日三省”,工作是否無誤?群眾是否滿意?明天如何進步?讓目標不騖于虛聲。再次,牢記“實踐真功”,俯身、用腦、沉心、動手,讓工作不馳于空想。最后,當具“時代之悟”,肩挑如山使命,不畏前路坎坷,將個人小我融入祖國改革發展的大棋局中。
青春新征程奮進十四五觀后感(精選篇5)
邁向建黨一百年的歷史關口,我們迎來了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從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到如今,我黨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一次次規劃的實現過程中,勠力前行、砥礪奮進,鑄就了無數個讓世界矚目的輝煌成就。“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站在新的歷史起點,廣大黨員干部要堅定人民立場,明確志向、勇于擔當,繼續為國家和民族更加輝煌的未來不懈奮斗。
要不忘初心,與民同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堅持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作為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的根本宗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廣大黨員干部不變的初心和使命。人民,永遠是黨和國家奮斗過程中的關鍵詞。在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征程中,我們要堅定發展為了人民,永遠關心人民需要什么、人民盼望什么,把人民的需求掛在心頭、擺在案頭;要堅定發展依靠人民,走近生活、融入群眾,從人民群眾中汲取解決問題的方法,挖掘最廣大人民的智慧,發動最廣大人民的力量;要堅定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將經濟社會發展成果投放到人民群眾中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重大的經濟任務和重要的政治任務,讓人民群眾真切地感受到幸福感和獲得感,讓每一個中國人感受到祖國前進的脈搏。
要胸懷遠方,目標遠大。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了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從經濟、科技、文化、教育、生態環境、對外開放、百姓收入等各方面指出了前進方向。經歷了第一個一百年的艱苦奮斗,我國綜合國力躍上新的臺階,脫貧攻堅成果顯現,對外開放持續擴大,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我們已經能夠眺望到前方燈塔塔尖的螢螢火焰。面對這些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決不能耽于享樂,躺在過去的功勞簿上,而必須警醒起來,牢記“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打起十二分精神,扛起肩頭的責任,團結和帶領全國各族人民,繼續解放思想,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堅定不移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要勇敢堅毅,頑強奮斗。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單邊主義、逆全球化、新冠疫情等不確定因素使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在這樣的大環境下,我們要堅定信念、滿懷信心,用全面、辯證、長遠的眼光看待我國發展,要看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在一次次考驗中不斷顯現,要認清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本面是向好的,不能被問題和困難嚇倒。“滄海橫流,方顯英雄本色。”面對更加繁重、更高要求的各項任務,我們要以革命前輩為榜樣,從歷史斗爭中汲取勇氣和力量,保持堅毅勇敢的革命本色,抓鐵有痕、踏石留印,迎難而上、爬坡過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奮勇前進,不斷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歷史的接力棒傳到了我們這一代人手中,如何不負前輩努力,如何不負人民期望,是我們必須經常進行的心靈拷問。天降大任,同志需志存高遠;道阻且長,同志需堅強勇毅。站穩人民立場,心懷理想使命,堅定責任擔當,我們必將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