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
寫觀后感需要總結和表達個人的觀點和感受,這可以幫助你提高寫作能力和表達能力。優秀的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是什么樣的?下面給大家帶來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供大家參考。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1
沒有人喜歡痛苦,也沒有人能夠拒絕痛苦。——題記
生活中,有人為貧困而痛苦;有人為寂寞而痛苦;有人為事業無成而痛苦;有人為繁瑣的生活而痛苦;有人為人情冷暖而痛苦……
面對痛苦,我們無法逃避,于是,便有人想出了解決痛苦的幾種方法。
很多人喜歡在心灰意冷、愁腸百結的時候醉飲一場,然后把自己爛泥般的身體重重地摔在床上,似乎這樣就擺脫了所有痛苦。其實一覺醒來,睜開疲憊的雙眼,你還能清晰的感覺那銘心的痛苦。李白曾感嘆:“抽刀斷水水更流,借酒澆愁愁更愁”,我想“愁更愁”或許就是酒難消愁的真實寫照吧。其實,一切非理性的措施都只能讓你暫時忘卻痛苦,而不能讓你永久的消滅它。好比做手術時用的麻醉劑,它麻醉了你的神經,也帶走了你的痛苦。然而,藥性過后,你依然得咬著牙承受痛苦。
歌德說過:“如果想要逃避這個世界,沒有比藝術更好的途徑。”乍聽起來,好像頗有道理。但細想起來,在杜甫的《三吏三別》與陸游的《示兒》中,人們依然會體會到的那一份蒼涼、一份痛苦,他們的詩文仍然是充滿痛苦的藝術。所以,一個清醒理智的人,就應該正視且學會接受痛苦。
人是在母親的痛苦中孕育和誕生的,人必然也要在痛苦中生存和逝去。離開痛苦,人生就會變得膚淺而又簡單,甚至貶值。不經受痛苦的洗禮,人生大廈就會顯得單薄,有了痛苦,人生才不會變得乏味。
如果一個人對歡樂的含義理解不深,那他對痛苦就不會有感覺,會被人嗤笑為“木”。當然,植物沒有痛苦,但它的生活難道就不是天底下最大的痛苦?痛苦似階梯,一步步踏過去,我們才會走向成熟、走向堅強!
對于痛苦,想必每人都會有自己的見解,因為每個人都有過痛苦,我也不例外。記得在五年級下學期的假期中,我參加了一屆貴陽市團委組織的英語比賽,因為當時我的英語水平不夠,加上準備的時間只有差不多4天,所以在參賽的140余名選手里排到了第74名(一個令人很不愉快的名次)。當時的我非??鄲馈⒁卜浅M纯?,開始懷疑自己的能力,自己是否適合學英語。但經過了一年多的努力,我在第二屆“星星火炬”杯中國青少年英語風采大賽中獲得了貴州省賽區特等獎的好成績,讓我對痛苦有了新的詮釋:“痛苦有時也是一個朋友,催你上進,祝你成長!”
沒有痛苦就沒有幸福,正如沒有寒冷就沒有溫暖,沒有黑暗就沒有光明一樣。
讓我們學會接受痛苦吧――為了生活。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2
我從小是在媽媽的催眠曲聲中長大的。長大后,便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
在媽媽的眼中,我是音樂天才。記得我上幼兒園的時候,有一次老師教我們唱了一首兒歌——《一閃一閃亮晶晶》。在玩耍中,我用玩具小琴竟然把這首歌的旋律都彈出來了,全家人都很驚訝。從那時起,他們便帶我走進了音樂的殿堂,讓我享受了音樂的魅力,我也從此迷上了彈鋼琴。經過老師,家長的栽培,至今已達到鋼琴八級。
優美的音樂如同細雨,滋潤了我的心田,它不是語言,又勝似語言。
每當我彈起《童年的回憶》,那旋律時而緩慢,猶如小溪潺潺流淌;時而歡快活潑,仿佛又把我帶到那充滿夢幻的童年,我們早五彩河邊玩耍著,嘻戲著。。。。。每當我彈起《夢中的婚禮》,那清新的和弦,如歌的旋律從我指尖迸出,如同一泓晶瑩的泉水,默默地洗刷著我心靈的污垢。不知不覺,我沉醉在美妙的音樂中不能自抑。當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飄過耳畔,我會情不自禁的隨著旋律讓指尖在琴鍵上舞蹈。
每當我彈起八級考級曲目《繡金匾時》,那農家婦女的勤勞,淳樸,親切,都一一展現在我的眼前。
每當我彈起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那悲壯的旋律向厄運挑戰的精神震撼了我,命運之神的叩門聲在周遭回蕩。
音樂,你的魅力如此神奇!我熱愛,我追求音樂的夢想永不停歇!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3
豐富我們的學習生活,讓同學們了解養老院中老人們的生活,我們志愿者協會舉行了一次以“關愛老人,服務社會”為主題的活動。3月8日,我們前往城東敬老院為各位老人送愛心,送溫暖。
在此之前,我們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包括利用課余時間排練歌舞表演,集體購買慰問品,以及向負責人員詢問地點、安排訪問時間等等。
8點30分,二十幾位同學到學校門口集合。秋天的早晨,陽光明媚,天朗氣清,沒有一絲秋天獨有的蕭瑟氣息。溫暖的陽光照得我們心里格外清爽。我們懷著激動的心情踏上前往城東敬老院。經過了二十多分鐘的路程,我們成功抵達目的地,在該負責人的帶領下,我們走近院門。
在我們正前方的是一個院子,在門的左手旁是一棟住宿樓,老人們住在一樓。當我們到達時,有幾位老人在園中散步,院方負責人告訴了我們這些老人的情況,他們大多是因為子女工作在外比較忙,沒時間照顧他們才把他們送到這里,也有的是無兒無女,孤獨一身的生活在這里。落寞的眼神、被歲月碾過的臉龐以及駝掉的脊背讓我們的心不禁地揪緊。由于有的老人走路不方便,甚至一直都是坐在輪椅上,所以我們的成員到他們房間里小心翼翼的把他們攙扶出來到一樓大廳,還搬來板凳讓老人們坐好。我們和老人圍坐在一起,內心是無比的溫馨感動。
隨后敬老院的負責人致辭,向大家介紹敬老院的情況,以及向老人們說明我們學生志愿者此次來的目的。在和老人們聊天拉家常的過程中,我們二十多位成員為他們帶來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的節目,有唱的、跳的,雖然有的節目排練的有些許瑕疵,但從老人們的臉上還是可以看出他們喜悅的心情。小演員們唱了很多懷舊的歌曲以及幾首紅歌,老人們一邊認真的聽著一邊為我們打拍喝著,融洽的氛圍讓我們都陶醉其中。老人的臉上慢慢洋溢出幸福的笑容,快樂的感覺在心中蕩漾開來。在表演的結束后,我們和老人們一起聊天談論日常生活,大家的即興表演不僅提高了老人的興致,也使此次之行變得更加完美。活動結束時,我們一起祝老人們身體健康、生活快樂、長命百歲,答應老人我們以后會經常去看他們。隨后成員們將老人一個一個攙扶回房間。在敬老院門口拍照留念后便依依不舍的離開了,同時我們也很開心此次活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些老人缺的不是物質上的資源,而是內心精神上的陪伴。他們要求的并不多,只是希望我們這些子女能夠經常去看看他們,和他們聊天讓他們感覺不再孤單。但是僅靠我們的微薄之力是肯定不能解決社會上所有需要關心的事情,所以我們希望并呼吁社會各界人士伸出雙手,奉獻愛心,讓老人們不再感到孤單,讓他們能夠真正的安享晚年,構建我們的和諧大家庭。
作為一名學生,我們需要的并不只有書本上的知識,更多的我們還需要像這種實踐活動,學校以外的另一種生活。不僅增強我們的責任意識,而且還提高了我們的實踐能力。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4
就美育來說,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早在民國期間,蔡元培先生就提出了“美育興國”的理念,兼容并包,融合中西,承繼傳統,面向未來,創造出當代的美育體系。王國維則是將中國的美育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度,他的美育學說就像“一顆耀目的鉆石,每一個晶瑩剔透的切面都閃爍著令人心旌搖曳的光彩”??梢?,美育從未被人遺忘,這是一種情感與價值觀的教育。
而美育的現實狀況是:在很長一段時間里被人無視,從而導致藝術斷層。在剛落幕的中國國際時裝周上,中國藝術家們的品味受到國外媒體的群嘲諷刺。難堪之余,這不禁讓我們重新審視我們民族的審美水平。季羨林老先生曾說過:“我們的民族是一個注重實際的民族?!崩弦惠叺乃枷朐谝欢ǔ潭壬洗砹伺f時中國的文化審美狀況,人民大眾的物質生活都無法得到滿足,誰有精力去追求虛無縹緲的精神世界?改革開放以來,市場經濟猛烈沖擊著傳統的道德觀念,社會趨于功利化和實用化,物質主義泛濫,長期以來美育教育的缺失,導致國民整體素質呈現出病態化的發展。但現在,我們不僅擁有地上的六便士,更有了看天上月亮的機會,就更應重拾對美育的重視。生活不僅要有柴米油鹽醬醋茶,更要有琴棋書畫詩酒花。
我們的社會太急功近利,心浮氣躁。那些能沉下心來研究美學的學者反而遭到嘲諷,有些人對淡泊明志嗤之以鼻,對寧靜致遠不屑一顧,對藝術不求甚解。為什么在資源技術匱乏的年代能打造一部讓人拍案叫絕的《紅樓夢》,如今卻很難拍出一部好電影?是因為當時的劇組追求質量,力求完美。為什么顧愷之能作出飄逸浪漫,詩意盎然的《洛神賦圖》,而如今連小小教科書的插畫都飽受吐槽?是因為顧愷之以“癡黠參半,明哲保身”的處世哲學,以達到他藝術的成就。(在這樣的現實意義下,將美育列入考核體系,顯得刻不容緩??傉f“弱化功利,強化意識”,但在如此情形之下,沒有了體系的規范,重振美育從何談起?那些“產生不公”“加重負擔”的說法更是無稽之談。美育的宗旨正是塑造全面完整的個體,將情感提升到一個可以超脫自如的地步,其本質就是感受和感動的能力,而缺少美育的感染,有再多的知識也只會是沒有感情的機器,不是完善的人。孔子提出“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正是強調了美育對人格培養的重要。連最基礎最重要的人格都不完善,何以談“加重負擔”?
美育這個問題,既簡單又復雜。不同時代,不同文化,不同地域的人對美育的理解與實踐都不盡相同。但美育的根本,一直是如何培養完善的人,但愿我們在看到波光粼粼的湖面時,能深刻體會到“水光瀲滟晴光好”的意境;在聆聽奧立佛·圖森的《秋日私語》時,也能感受到秋天的溫馨浪漫。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5
音樂,是小學開設的一門必修課程。它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對于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進步整個就是運用教唱歌曲、演奏樂曲、欣賞音樂等形式,使學生受到音樂藝術形象的感染來進行教育的。主要是以自身特有的手段——通過高低
音樂離不開聲音,沒有聲音也就是沒有音樂,音樂就是用聲音來反應自然現象,社會生活和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門藝術,聲音具有高低,是非,強弱,音色.音樂是表達情意的.藝術,有著啟迪聰明,教化人類種種了不起的功能,開始我也不喜歡音樂,由于我唱歌不好聽,所以我不喜歡唱歌。
寫文章沒必要遵循什么模式,文章之所以能感動人,是由于每個人的風格不同,寫的都是自己內心想說的,假如你熱愛音樂,就把音樂認認真真的聽進往,感動你了,你就可以下筆如有神,把你所有的思想都開釋出來。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6
事情是這樣的:一天,在學校,有一次比賽合唱,全校里的人紛紛來參加,我也不例外,報完名便開始了課余時間的培訓。我們的培訓是由老師彈琴,教我們唱。當我聽見美妙的琴聲,大家的歌聲便脫口而出,使我對琴有了一些了解。四年級上音樂課,老師愛帶我們去音樂室上,經過老師的講解和彈奏,我慢慢的對琴產生了興趣,琴聲優美,能讓人的神經進行休息。
在家里,我從學校學來的幾首歌總是來家里唱一下,爸爸媽媽看見我天天這樣唱,也知道了我對琴有點感興趣便跟我買了一架電子琴。剛買回家我便迫不及待的彈上了,可是我真是亂彈琴,這時,爸爸叫我靜下心來,彈最簡單的練習曲:《歡樂頌》,可我總是靜不下心來聽、看,急急忙忙的往板凳上一坐,便開始亂彈,學習電子琴沒有我想象的那樣簡單。我開始以為只要彈好哆、來、咪、發、唆、啦、西七個音,就萬事大吉了。
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光這七個音階要彈好都很難,而且基本功也很重要,要認識簡譜,掌握節奏。經過了幾個月的學習我學會了這首曲子,還能自彈自唱。在爸爸的指導下我學會了更多的曲子:《童謠》《義勇軍進行曲》等?,F在在家,時常陶醉在電子琴美妙的樂曲中,每當我用手指在鍵盤上流暢地彈奏出校園歌曲《童謠》的時候,我的神思似乎也回到了學校和同學們在一起上課、游戲、玩耍。每當我沉醉在自己的琴聲中,也搖頭晃腦地哼上幾句的時候,我的心情就顯得無比舒暢,就好像吃了一個人參果,渾身三萬六千個毛孔都開放了。
我愛音樂,我愛電子琴,我愛這能陶冶性情的琴聲。我愿美妙的音樂充滿我的未來,愉悅人們的心田。我要繼續努力學習各科文化知識繼續練習提高我的琴藝,讓我的家人、朋友享受我優美的琴聲。
我從小就喜歡畫畫,從我六歲的時候,就開始拜師學藝,學畫畫也有規律的,要先學好基本功才能開始學,所以我一開始就學基本功,沒過多久基本功就練好了,就可以畫素描畫了。
學素描畫時,老師擺了些靜物,有正方體、圓體等外形。先畫的是正方體,畫正方體得橫的三條線要平行,豎的三條線也要平行,斜的三條線也要平行,我不屑一顧以為很輕易,可一起筆就畫得彎彎曲曲的,每條線之間都沒有互相平行,把正方體畫成像個面包似的,其他同學看了,都笑得前俯后仰。老師看了就畫了個小的正方體給我看,我看了后迷惑地問:“老師你的線怎么這么直啊!”老師說:“是練出來的,老師剛學的時候也是這樣先學會拉線,線要有力”。我聽了,就拿起筆開始拉線,握筆時大拇指和食指按住筆,然后使勁地向下拉,我畫了一會,終于畫出了一條直線,我也真正開始畫正方體了,先畫了三條橫線,我要畫三條豎線的時候手一抬發現手背在紙上磨黑了,我就向老師要張衛生紙搽干凈,老師說:“繼續吧!畫時把手抬高一點,等下課再去洗吧!”我就依老師的說法去做,手再也不會弄臟了,我終于畫出了正方體。
正方體的結構外形畫好后還要鋪上明暗,正方體只看到三個面,分別是亮,灰,暗。側面的是較暗,就用較粗的筆畫;而上面的的是最亮的,應該用較細的筆畫,還要輕一點;前面的是灰色,就用較細的筆,畫重一點就好了。在畫時筆應抬高一點,線條才會比較細和密,才會更加突出正方體是立體的。我觀察了一會兒,就發現“陰影”的淡濃不一樣,偏上的較亮在過渡之間要用細線相接起來,才會自然。
在以后的學習中,許許多多的東西,水果,鍋碗瓢盆,樣樣都有,我也去參加過不少比賽,都取得不錯的名次,當我每一次知道自己得獎都欣喜若狂。
學會了畫畫使我明白了,碰到困難不能退縮,應該勇往直前。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7
開幕式下半場俞峰教授請出解放軍文工團副團長、著名歌唱家雷佳,由她講解歌劇《白毛女》的創作、排演、傳承。
雷佳通過連線場外專家、訪談場內嘉賓的方式,介紹歌劇《白毛女》與延安魯藝的深厚淵源,它對中國民族歌劇產生的重要影響。這部作品是在毛澤東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直接指導下創作的,它繼承中國傳統戲曲藝術的基礎上,適度借鑒西方戲劇特別是歌劇藝術的成功經驗,融會貫通的藝術創造,為日后中國民族歌劇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開辟了道路。
雷佳連線了《白毛女》的劇作者之一、著名詩人賀敬之,賀敬之先生講述歌劇《白毛女》如何吸收群眾意見,做出重要修改,以及在延安演出時的盛況;連線了90歲高齡的著名歌劇表演藝術家、第二代喜兒的扮演者郭蘭英,郭老師講如何與《白毛女》結緣,《白毛女》的創作如何吸取了中國音樂尤其是傳統戲曲的元素等。
現場訪談了著名作曲家、版《白毛女》音樂總監關峽,談復排《白毛女》在音樂創作上對民族音樂素材、技法的使用,復排如何處理固本與創新的關系,新增加的唱段“我是人”的創作、配器情況等;連線著名導演、北京電影學院教授侯克明,談3D電影版《白毛女》的拍攝,學習理解《白毛女》的精神實質和偉大的社會意義,它對于中國革命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3D電影版的拍攝情況。雷佳最后請大家完整欣賞了由她主演的版《白毛女》選段“扎紅頭繩”“恨是高山仇是?!?,新創唱段“我是人”。
這次的課堂很有創意,不僅分享了音樂藝術的美,還結合了愛國主義教育。采訪了好幾位德藝雙馨的老藝術家,他們認為藝術就是從人民中來到人民中去,用老百姓的語言寫老百姓的藝術。
確實藝術的魅力在于能感性的表現生活,表達人的喜怒哀樂,只有這樣的藝術才是真正有生命力的。老一輩的藝術家在那樣艱苦的環境中仍保持一顆熱忱的心,一顆對國家的熱愛,對藝術的熱愛的心。我們應該向他們學習,保持對生活對藝術的熱忱,不忘初心,愛國愛家愛生活。
簡單的美育云端課堂觀后感篇8
這幾天,我觀看了“美譽云端課堂”,它有音樂、美術、舞蹈、戲曲四大領域,邀請全國的藝術家參演,為全國大中小學生上演了一場藝術盛宴?;顒右浴坝妹烙齻鞒醒影簿瘛睘樽谥?,目的為提高青少年審美素養,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用紅色文化培養時代新人,給我們帶來了美的享受。
其中我最感興趣的是5月25日,“盛·放”——全國10家藝術院團接力聯播,中央音樂學院邀請中國交響樂團、中國愛樂樂團、中央芭蕾舞團、中央歌劇院、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等10家著名院團為全國我們帶來的網上云展演、美育大講堂活動。我被動聽的交響樂吸引了,開始著手了解什么是交響樂。
交響樂是包含多個樂章的大型管弦樂曲,各樂章的體裁與奏鳴曲極似,規模更大,音樂主題有較大發展,管弦樂法更豐富,表現戲劇性較強的內容。交響樂隊是近代大型管弦樂隊,按規模大小,分為小、中、大等編制。通常由弦樂器、木管樂器、銅管樂器和打擊樂器等各組樂器組成。
上海交響樂團的演奏讓我感到耳目一新,不同于其他交響樂的古樸,它有一股蓬勃的朝氣。開始,圓號和小提琴的聲音流淌,緊隨其后的是長號,蕭和鼓的聲音傳出……到后來急轉直下,又猛然回升……一曲結束,我沉浸在音符的海洋中,感到回味無窮。
這次的音樂會,讓我感到很震撼,這震撼的效果離不開他們平日里的努力練習,讓我感受到音樂的美。美育是培養學生審美觀和感受美、鑒賞美、創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以直觀形象感人,寓情于理,以情動人,陶冶人的高尚情操,提高人的審美能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求知的前提。我們的興趣、好奇心和探索精神是欣賞、感知美育的必要前提,智育為美育提供了必要的審美知識,知識面越廣,越能辨別真偽和美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