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愛的觀后感600字
通過寫觀后感,觀眾可以記錄下自己在觀影過程中的情感和思考,并將其與他人分享。如何才能寫出優秀的簡愛的觀后感600字?這里給大家分享簡愛的觀后感600字供大家參考。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1
周圍的同學看了《簡愛》都說非常感人,帶著好奇心,我翻開了這部小說的第一頁,便欲罷不能,真是一本值得回味的好書。
我為簡·愛在舅媽家被欺負而流淚;為簡·愛初到孤兒院糟受人格的屈辱而流淚;為簡·愛的生活境遇而流淚;但這些大多是對簡·愛的同情。真正讓我感動的是為羅徹斯特最終選擇了沒有社會地位、長相的簡·愛。我欣賞羅徹斯特,以他的紳士身份、他的貴族地位、他的淵博知識、他的財富,在當時與從孤兒院出來做家庭教師的簡·愛的結合,在很多人看來,那簡直是不可思議的事。但為什么這樣一個的事實會成為現實呢?他看中的是簡·愛的人品與氣質,而我自己認為那是簡·愛的內在美。這種內在美或許不如外在美那么絢麗,那么迷人,但她值得讓人細細品位,并且隨著時間的流逝,越發吸引人,越發有魅力。
當桑菲爾德莊園被瘋女人燒成了廢墟,更糟糕的是羅徹斯特被燒成了殘廢。他孤身一人,眼睛再也看不見一任何一切事物。遠在它鄉的簡·愛毅然放棄了表哥的愛情,回到他的身邊,去追求心靈中的真愛。
或許有人覺得簡·愛傻,但真是這種單純的想法與質樸的感情才會贏得真正而美好愛情。他們共同演繹了人世間最美的感情,更獲得了人們的祝福與尊敬。
我,也要懷著正視一切的眼光,面對這世界所有的困難……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2
“任何人都有追求愛情的權利”這是我看完全部電影的感覺,故事很簡單,就是一個以前什么都沒有的小女孩,沒有家人,沒有朋友,沒有溫暖,沒有金錢最后變成了什么都有,有金錢,有愛人,有親人,有朋友,有溫暖的幸福女人。說實話我對這些灰姑娘的故事已經見慣不怪,我對這種題材的電影實在不怎么看好,但電影中簡的那句經典臺詞卻點明了全文的主旨。“您以為我窮,不好看,就沒有感情嗎?告訴你吧,如果上帝賦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要使你難以離開我,就象現在我難以離開你,上帝沒有這樣。我們的精神是同等的,就如同你跟我經過墳墓,將同樣的站在上帝面前……”
因為她的堅持,她差點就永遠失去了那段真摯的愛情;但也正是因為她的堅持,才會令羅切斯特對她愛的銘心刻骨,才讓無數觀眾閱盡千帆之后依舊對這個雖無美貌但卻堅強、獨立、熱情、純真、善良、癡情的平凡女子記憶猶新。
其實愛情本是個簡單至極的事情,說白了也只不過是一男一女的你情我愿。但正是這簡單的愛,卻讓所有人為之動容。文章最后講到羅切斯特的莊園被毀,自己也殘廢了,但正是有這個事情,才能讓簡放下心中的尊嚴大膽去愛。
在講電影中我比較遺憾的就是當簡和羅切斯特臉對臉時,如此好的氣氛,眼看著簡就要找到她的愛,卻被那個瘋前妻攪和了,說實話當我看到這里是實在是捶胸頓足。實在是不痛快。
電影告訴我們,愛情并不建立在金錢之上,再看看當今世界的拜金主義,實在是讓人不得不搖頭嘆息。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3
乍一看這本書,會發現,它的內容、人物、情節和題目十分簡單。但是,當我們仔細去閱讀時,會發現,這本看似簡單而又平淡無奇的書,卻蘊藏著一種深不可測的寓意。
小說中的主人公簡·愛是一個喪失了父母的孤女。她之前一直寄居在她的舅媽家中,直到在她十歲那年,她被送進了一所慈善學校。跟所有的孤女一樣,她的命運是十分殘酷的。簡·愛住在她舅媽家中,受盡了虐待。她過著一種比仆傭還不如的生活。但簡·愛擁有成人般的思維。生活中的磨難讓她早早擁有了這些。當簡·愛要被送進那所慈善學校之前,她與她的舅媽里德太太談了一次話。在那次談話中,里德太太對待簡·愛的口吻并不像是在對一個孩子說話,反而像是在對待一位成年的仇人。
后來,簡·愛來到了洛伍德,那是一個私立的慈善學校。但外表看起來是慈善學校的洛伍德其實并不“慈善”。簡愛頑強地在那兒度過了八年,也在那兒有了第一個好朋友----海倫。可不幸的是,海倫最終因為肺病而死了。
本書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第一個用小說披露個人情懷的小說家。《簡·愛》側重于寫女主人公豐富復雜的內心歷程。作者在書中所用的內心獨白、心理分析、自我解剖、內心交談,直至超現實的夢幻預兆、心靈感應等潛意識活動,都展現于簡·愛的內心世界、靈魂軌跡和內心沖突。《簡·愛》是一部豐富而復雜的作品。從各個角度來看它實在是一本好書。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4
簡愛因為父母很早過世了,所以從小生活在寄人籬下的環境中,從小就承受著與同齡人不一樣的待遇。姨媽的嫌棄,表姐的蔑視,表哥的侮辱和毒打……這是對一個孩子的尊嚴的無情踐踏,但也許正是正因這一切,換回了簡愛無限的信心和堅強不屈的精神,一種可戰勝的內在人格力量。
在羅切斯特的面前,她從不正因自己是一個地位低賤的家庭教師而感到自卑,反而認為他們是平等的。不是正因她是仆人,而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也正因她的正直,高尚,純潔,心靈沒有受到世俗社會的污染,使得羅切斯特為之震撼,并把她看作了一個能夠和自己在精神上平等交談的人,并且慢慢地深深愛上了她。他的真心,讓她感動,她理解了他。而當他們結婚的那一天,簡愛知道了羅切斯特已有妻子時,她覺得自己務必要離開。
她這樣講,“我要遵從上帝頒發世人認可的法律,我要堅守住我在清醒時而不是像此刻這樣瘋狂時所理解的原則”,“我要牢牢守住這個立場”。
之后,她風餐露宿,歷經磨難,堅強地追求自己想要的,最后被牧師圣約翰收留。之后簡愛得到了叔父留下的一筆遺產,并把它分給了圣約翰一半,最終決定回去尋找真愛。回到莊園,那里已經變成了一片廢墟,那個瘋女人放了一把火,燒了整個莊園,羅切斯特也受傷致殘,簡愛選擇留在了他的身邊照顧他,和他長相廝守。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5
簡.愛一出場,就讓我感覺她有一個很不幸的身世。
因為簡.愛沒有父母,所以她的里德姨媽收養了她。而她在里德姨媽家時,卻被冷眼以對,甚至有時煩了,會把她關進小黑房——姨夫去世的房間里。并把門反鎖,不管簡.愛如何反抗,如何敲門,她都不理會,直到簡.愛累得睡著了。
看到這里,我有些憤怒,為簡.愛不平,怪里德姨媽不是簡。愛的親姨媽,那狠毒地對待簡.愛。那么后來會怎么樣呢?我又迫不及待地看下去。
畢竟那個小黑房間是簡.愛姨夫去世的房間呀,簡.愛經常會看到一些幽靈和鬼怪在飄,有時甚至嚇暈過去。喬治亞娜仗著自己是姐姐,也對簡.愛不理不睬,如果簡.愛被激怒的話,約翰表哥就會對簡.愛拳腳相加,有時還把簡.愛打出血!仆人們看到這一幕便會馬上告訴里德姨媽,這時里德姨媽并不批評喬治亞娜和約翰表哥,反而又把簡.愛關進了小黑房間里。
有什么樣的媽媽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姐姐和姨媽一樣,似乎都很討厭簡。愛,所以簡。愛對姨媽吼出了一句話:“我再也不要看到你!”。
后來簡.愛長大了,又經過了許多的波折,做了一名家庭教師,但仍然身份卑微、寄人籬下。
我突然覺得這個世界對簡.愛很不公,為什么總是遭人欺負,永遠受到責備?為什么永遠不能討人喜歡?伊莉莎—也是一個姐姐,她自私任性,卻能受到尊敬;喬治亞娜心腸狠毒,只因為她的美貌,讓許多人默許;而約翰,不用說了,沒有人敢與他頂撞,他討厭姐妹們與媽媽,經常欺負簡.愛。
最后,羅切斯特與簡.愛相愛結婚了,雖然婚禮不是非常隆重,但簡.愛心里卻很快樂!
但愿簡.愛從此過得更好,擁有華麗的家,過上幸福的生活。不再寄人籬下,不再受人欺負。簡,愿你生活得更好!讓我們一起來祝福她吧!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6
《簡愛》是一種膾炙人口的愛情劇,而其中幾乎平凡的故事所揭露的對愛情實質的討論更是被世人一代代的廣為稱道,而今再看簡愛同樣沉醉于愛情的詠調時也引發了我的另一種思考。
這種思考的角度是從伯爵對于他那個瘋了的妻子引起的。簡愛故事的高潮起猶在于舉行婚禮時竟突然發現原來在愛情中竟存在著如此大的障礙。普遍的思考角度都是由此而引起對簡愛他們對世俗不顧而最后忠于愛情的感嘆,而我要說的這種思考角度則是,伯爵如此對待他的瘋子妻子反應了什么?
正如伯爵自己所說,他如此所做已是非常的仁慈,而如今要追求自己的'幸福時卻是法律不允許的。自己的仁慈之舉已成為自己幸福的障礙。這對矛盾就是在社會角度的人道主義與自身的角度自我的幸福間的矛盾。這種矛盾自古有之。從來都不曾消失過,微觀來講是一種人道主義與自身幸福的追求間在某一種特定環境中所存在的矛盾。而宏觀來講則是一種社會環境與自身選擇,一種社會道德和個人道德間存在的沖突。而這點也正是簡愛所要揭露的主題,只是在此處用伯爵所面臨的選擇來揭露,則顯得更為深刻點。
人,作為社會的群體動物,從有智慧存在起,就一直在自身的本性人性和社會所賦予的社會道德的人性之間徘徊。從兩種的對抗則常常前者屈服于后者。故歷史上常看到,在社會道得以繼承的同時也是個人本性所遭受的悲劇。而簡愛最后的結尾雖然是靠一場大火這一因素來沖淡了社會道德的束縛從而實現個人本性的勝利但在那個時代的作者來看這已是對社會的一種最大的反抗了,并且是以勝利結束。
因為我們已從簡愛之中看到了學到了這種信念,而這正是簡愛的魅力所在。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7
“我貧窮,卑微,不美麗,但當我們的靈魂穿過墳墓來到上帝面前時,我們都是平等的。”
簡愛是一個孤女,她出作文身卑微、相貌平凡,但是她卻沒有自輕自賤,而是積極、勇敢地去追尋想要的幸福。有人說簡愛值得贊美,但有人卻覺得,簡愛的行為離經叛道。特別是,有很多人覺得,簡愛離開羅切斯特后,又回來找他,是矯情、甚至是多此一舉。
但事實上,這樣的做法卻并非多此一舉,而是恰恰讓我們看到了,簡愛不犧牲自由和尊嚴,在婚姻愛情中,努力追求平等、獨立的可貴品質。“我不是羅切斯特的新娘,這是我痛苦中的一部分,從最美好的夢中醒來,發現一切都是空虛和徒勞的。這種恐怖我能夠忍受。可是我必須果斷地,立即地,完全地離開他,這卻是無法忍受的,我辦不到!”
他們互相相愛,本可以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世事難料,羅切斯特已經結過婚簡愛無法心安理得的接受他的愛,甚至有想過去死。德里達在與福柯的論戰中,曾提到:瘋癲并非一個嚴格意義上的本質主義概念,它是社會力量的客體化對象,在不同的時代,不同的理性背景下,依據不同的外在力量,瘋癲才獲得它的所指和意義。也就是說,在男權主義的時代里,掌握話語權的人,可以給一切異己的人或物,貼上瘋癲的標簽。羅切斯特就是這個掌握話語權的人,在他的敘述下,伯莎是“丑陋的怪物”、“瘋狂的魔鬼”。且不論這些話的真實性,在我看來,伯莎不過是男權社會下,被放逐的、并失去申辯權利的女人。因為伯莎的出現,我與羅切斯特又站在了不平等的對立面上。所以我放棄了與他結婚的念頭,獨自流浪。
這世上沒有什么比自己的獨立、強大更重要的事了,只有強大,才能不懼怕,才能有平等對話的權力;只有強大,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才能擁有幸福。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8
我花了將近有三個星期的時間讀完了這本書,這是我第一次用這么長的時間讀完一本書。
夏洛蒂的這本《簡·愛》出現時引起了轟動,不過,當時她用了一個假名字柯勒·貝爾。大家誰也不知道這個名不見經傳的柯勒·貝爾是什么人,連是男是女也不是很難確定下來。最后,謎團終于解開了,這是位個頭矮小且相貌不揚的鄉下姑娘,他的真名實名字為夏洛蒂·勃朗特。
我很喜歡《簡·愛》,因為這本書成功的塑造了一個敢于反抗,敢于追逐自由和勇敢的婦女形象。這本書主要講了簡·愛那曲折的愛情故事。
這本書的思路,對我來說十分新奇,結果永遠讓人猜不到。尤其是中間那位瘋女人的突然出現,令人驚訝不已。原本簡·愛與羅切斯特就要結婚了,可梅森出面制止并告知了簡·愛真相。簡·愛知道了這個瘋女人的存在,而她最不能接受的是瘋女人為羅切斯特的妻子。于是她一無所有的出走了。不過,精彩還在后面。其實簡·愛還是放心不下她心愛的羅切斯特,最后她放下了心中的包袱,去找羅切斯特。只可惜早已物是人非。瘋女人將羅切斯特那美麗的大別墅燒著了,美麗的桑菲爾德被燒成了一片廢墟。她自己從屋頂上跳下來摔死了。羅切斯特的眼睛完全瞎了,手也斷了。簡·愛只看到了一片廢墟,她傷心極了。找到了羅切斯特后,她心疼不已。令人欣慰的是,有情人終成眷屬了,他們不會再分開了。簡·愛說:我會做你永遠的眼睛!這句話不免讓人陣陣心酸。
這本書值得我們學習作者的寫作思路,也讓我們回味無窮。
簡愛的觀后感600字篇9
人,不因為美麗而可愛,卻因為可愛而美麗,以前我總以為這句話不是對相貌平平的女孩子的贊美,而是一種無可奈何的恭維,當我在一次細細的讀完《簡愛》,回過頭來思考時,我覺得我才真正開始理解它真正的含義。
《簡愛》記敘了一個出身卑微、父母雙亡的孤女成長的歷程,而其中有又插入了精彩的愛情故事。喜歡這部作品有兩個原因:第一,如同作品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別開生面一樣,書中對愛情故事的描寫也與眾不同,沒有任何露骨、低俗的刻畫,而是讓男女主人公談了一場純凈、動人心弦、至高無上的戀愛。他們的愛超越了外貌、地位、金錢、年齡,完全建立在精神平等的基礎之上,是需要用心細細品讀才能體會的。第二,簡·愛迷人的品格與氣質不僅贏得了羅切斯特的愛和其他人的尊重,也贏得了我的心。相信每一位讀者心情都會跟著小說情節的發展而時起時伏。
讀完此書,我完全被簡·愛獨立自主,自強不息的精神品格,那豐富、明確、堅定的追求女性社會上的獨立與尊嚴的個性所深深的`震撼。我也為海倫的愛心、真誠、智慧所感動,是的,雖然她在人世間的生命是短暫的,可她的一生卻綻放出流星般的光芒。我還為羅切斯特先生的熱情奔放、敢作敢為,、敢愛敢恨、有同情心而趕到敬佩。
《簡愛》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灰姑娘”的奮斗史,簡愛堅強的面對困難,挫折,她還追求男女間的平等,窮人與富人之間的平等。正如她所說的那樣:“我跟你有一樣的靈魂,有一樣的心。”
我反復讀了好幾遍《簡愛》,也流了好多淚,是同情、感動的眼淚,也樹立了奮發進取、自強不息的信念。漫漫人生道路上,《簡愛》是我的精神財富,將鼓勵我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