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曲作品的題材有哪些
元曲有嚴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數、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了元曲作品的題材有哪些大全,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夠對大家有所幫助。
元曲作品的題材有哪些
曲,作為一種人樂的詩歌形式得到重視并走向繁榮是在元代,因而王國維將元曲和唐詩、宋詞并列在一起,稱之為“一代之文學”。
《全元散曲》共收有元人小令3800多首,套曲400多套。這些作品的題材較為廣泛,舉凡抒情、懷古、寫景、詠物、敘事、投贈、談禪、嘲謔,以至揭露社會矛盾,反映民間疾苦,直接諷刺時政等,無不入曲,但更多的是表現閑適隱逸和男女風情。這和當時元代知識分子的社會處境低下與社會心理消沉分不開。
元曲有什么特點
1、民間性:元曲是人民群眾的戲曲,與圣殿神曲、宮廷詩劇不同,它是市民和農人的藝術。
2、廣泛性:元曲題材極為廣泛,絕不局限于朝政權位、貴胄家事之類,涉及士農工商,婦幼老弱各種人間生活。
3、深刻性:元曲反映各種社會矛盾深刻而直白,不以人情世態掩蓋階級矛盾與民族矛盾。
4、典型性:元曲塑造的人物形象,多樣而復雜,既是現實生活的典型,又有人間普遍的理想。
5、曲折性:元曲有大悲劇,也有大喜劇,悲與喜相互轉換、涵融,追求團圓結局。
6、藝術性:元曲以唱、做、念、打等藝術硬功將歌、話、舞、斗緊密結合,虛擬與實演相生,形態與神理兼備。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元曲四大家是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分別是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鄭光祖。他們在作品表達、語言應用以及修辭手法上,都獨具一格,開創了元曲新的表現形式。
關漢卿的代表作有:《竇娥冤》、《望江亭》、《救風塵》、《單刀會》等,他筆下的《竇娥冤》對封建社會的黑暗進行了強烈的批評,有人將其與《莎士比亞》相媲美,里面有句經典的話“地也,你不分好歹何為地。天也,你錯勘賢愚枉做天”反映了當時社會的黑暗腐朽。關漢卿的雜劇題材廣闊,內容豐富,多揭露社會黑暗勢力的丑惡和腐敗,頌揚民眾、特別是青年婦女的抗爭精神,在現實的深刻描繪中滲透著民主和人道主義的思想光輝,其被稱為“元曲四大家之首”、“曲圣”。
白樸的代表作有:《梧桐雨》、《墻頭馬上》等,現存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寫的是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愛情故事,其語言雍雅華貴,絢麗多彩,開雜劇文采派的先河;《鴛鴦間墻頭馬上》寫的是一個“膽大過人”的女性李千金沖破封建思想的束縛,自擇配偶的故事。前者是悲劇,寫得悲哀、悲壯;后者是喜劇,寫得起伏跌宕,熱情奔放。
馬致遠的代表作有:《漢宮秋》、《青衫淚》以及小令《天凈沙·秋思》等,其中《漢宮秋》被稱為中國十大古典悲劇之一,描寫昭君出塞和親的故事,它大膽地改變史實,塑造了王昭君以民族利益為重的愛國者的形象,抨擊了皇帝左右文臣武將的昏庸和無能。關漢卿有“秋思之祖”、“曲狀元”之稱。
鄭光祖代表作有:《迷青瑣倩女離魂》、《輔成王周公懾政》、《虎牢關三戰呂布》等,《迷青瑣倩女離魂》是他的代表作,劇本以唐朝陳玄佑的《離魂記》小說為素材,描寫書生王文舉和倩女的愛情故事。鄭光祖的作品以描寫男女愛情生活的劇作為主,以文采見長,語言典雅,受王實甫影響頗深。
元曲四大悲劇和元曲四大愛情劇
元曲四大悲劇:關漢卿的《竇娥冤》、馬致遠的《漢宮秋》、白樸的《梧桐雨》、紀君祥的《趙氏孤兒》。
元曲四大愛情劇:關漢卿的《拜月亭》、王實甫的《西廂記》、白樸的《墻頭馬上》、鄭光祖的《倩女離魂》。
元曲三要素:唱(唱詞),科(動作),白(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