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要怎么寫,才更標準規范?根據多年的文秘寫作經驗,參考優秀的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樣本能讓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供你選擇借鑒。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篇1
提到“數學”這兩個字,每個人都會想到乏味死板的數學書,沒有人會把它和活靈活現的“生活”聯系在一起,其實,我原來也是這樣想的。
可是當我翻開《奧德賽數學大冒險》這本書時,我竟改變了這種想法。韓國作家安素釘和姜尚均揮動起他們那附有魔力的筆,洋洋灑灑地創作出了這樣四本極具吸引力的數學小說。書中,小主人公奧德賽帶領我們邁進了數學王國的大門。奧德賽雖被無知團的士兵追殺,但他卻用自己超人的數學頭腦化險為夷。那些在數學課上已經學習過的數學常識,在這本書里卻變得那樣親切,讓人一看就會忘不掉。在這些驚心動魄的故事中,那些數學小知識又悄悄走進了我們的腦海里,這些小知識又是從什么地方來的呢?那全是奧德賽在他的生活中自己探索出來的呀!
奧德賽雖然沒有人教,但他卻能從生活中汲取數學的甘露,千萬不要說他是有神一樣智慧的孩子,這種說法是消極的。其實每個人的生活中都是有數學存在的,就要看他究竟是怎樣利用這些寶貴的數學資源的。如果無視數學的存在,那他學到的東西終究會比別人少得多的多。
在這里,我就不得不提起我讀到的另外一個小故事了。
從前,在一個村莊里,有一個特別有錢的人和一個特別沒錢的人,這兩個人的孩子一個叫湯姆,一個叫杰克。湯姆的爸爸非常有錢,在他三歲時就為他請來了家教教他數學,如果不是在學習時間,湯姆連翻一下數學課本都懶得翻。杰克家很窮,他沒有錢讀書,可是杰克熱愛數學,他每天都去請教那些年長的老人一些關于數學的問題。杰克還不滿足,他每天都把請教到的數學常識溫習一遍又一遍,并且從生活中尋找數學,自己出題自己做,有時他也會用學過的數學知識為村民解除困難。就這樣過了一年又一年,湯姆每次遇見杰克,都發現自己會的東西杰克都會,自己不知道的東西,杰克也會。一天,國王的大臣按國王的意思在這個村莊里尋找最聰明的孩子繼承王位,富有的湯姆和熱愛數學的杰克都去參加了這次考試。考試成績出來了,杰克理所當然的繼承了國王的王位。
杰克的成功不是偶然的,而是必然。他熱愛數學,沒人教,他也能從生活中發現數學。話再說回來,我們大多數同學,對數學雖談不上熱愛,但也不討厭。如果我們再加把勁,開動自己的腦筋,試著從生活中尋找數學,那我們一定能比杰克更聰明。如果我們既在課堂上吸收數學的營養,又在生活中溫習數學知識并且探索數學新的奧秘,那么,每回數學考試中獨占鰲頭的不是自己是誰呀?
其實,奧德賽和杰克一樣都是普通人,就因為他們會在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而變得不普通,如果我們把學過的數學知識再運用到生活中,那更是一舉兩得呀。數學本來就是從生活中發現的,再運用回生活中,你不覺得這很有趣嗎?
無論走到那里,都要記住,數學是和生活聯系在一起的,它們密不可分,就是再偉大的數學家,也無法從數學課本上發現新的知識,如果我們做到了在生活中尋找數學,再難的問題也能讓我們解決。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篇2
數學考試之前,我心里很緊張,害怕媽媽來一招筍子炒肉的打,我的朋友邢雨桐對我說:“親愛的朋友,你為何心情這么不好?”我說:“我害怕我考不到90分以上,就會挨媽媽的打。”邢雨桐說:“只要你細心地做題,就可以考到100分呀?!?/p>
我聽了這話心里平靜下來,對我自己充滿了信心??荚嚵?,我先看了一遍試卷,覺得這些題比較簡單,我就象一帆風順的小船,順利地到達了終點。我覺得我可以和100分交朋友。
但是,試卷發下來,我驚得目瞪口呆,怎么才考到98分,我難過極了。
100分老爺爺說:“你是個乖娃娃,只要你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就能豐收到甜蜜的果子?!?00分老爺爺說完話就大搖大擺的去找認真的乖娃娃了。
我看著100分老爺爺的背影,默默地下定決心,下次我一定要和100分老爺爺交朋友。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篇3
期中考試已經過去一周了,在這一周里,我們都在反省自己,重新立目標,并為之奮斗。
那天,我們的數學又開始了新的課程,我深知自己之前學的不好,不夠努力,所以,在以后的每一節課,我都會嚴格要求自己,不能讓自己再繼續墮落下去了,我已經沒有后退的余地,也不會再給自己留余地,只能進,不能退。那天的數學課,果然有效,我發現自己聽得格外明白,格外清楚,已不再像以前那么迷迷糊糊了。不只是這樣,從那以后,不管晚上學到多么晚,次日上課,也不感到困了,所以,作業做起來也不那么費力了,反而覺得很easy。有時候做完作業,就可以多一些時間復習學過的內容。
“叮鈴鈴……”上課鈴響了,有一節數學課,心里有些害怕。另一個班上數學課,有一些同學“倒霉”了。孰不知,又一次暴風雨也正在從我們背后偷偷襲來,那一節課,教室內死一般寂靜,我們可以聽見老師走進來的腳步聲,就更加膽戰心驚。老師要講布置的課下作業,而且,和以前不一樣的是,要讓我們同學講,不僅要會做,好要講出解題思路。叫一個同學,就代表著一行要做準備,一開始,就是叫的我這一行,幸虧我的作業是自己做的,會講解題思路,慢慢的,有一些同學講不出怎么做的了,老師也知道,這些不會講的,有一小部分是真不會,但占大多數的,是抄的別人的作業,所以,才不會講。可能是數學老師覺得以前管得不嚴,同學們總是抄襲作業,才導致數學考不好,老是這是在“打擊”抄襲作業現象,那些倒霉同學沒能逃過這一劫,聽著那聲音,我都不禁毛骨悚然。畢竟也是同班同學,心里也會不好受。
我知道,說學老師也是在警告我們:抄作業只會害了我們自己,考試的時候,沒有人讓我們抄的,只能靠自己。通過那一節課,我知道了抄作業的害處。以后,我一定控制自己不抄作業,一切靠自己。
為了中考而拼搏,為了自己而拼搏!相信自己,一定會成功的。I am very wonderful!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篇4
今天,劉老師布置了一份特殊的數學作業:
我一共畫了四個四邊形。
我先把第一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量了并相加,結果是355度。
我又把第二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量了并相加,結果是374度。
我接著把第三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量了并相加,結果是360度。
最后我把第四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量了并相加,結果是348度。
我把四個四邊形的內角都量了并相加,我猜測每個四邊形的度數會不一樣,帶著這樣的猜測,我做了第二題。
我把其中一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剪了下來,把它們拼在一起。結果看得出來,每個四邊形都拼成了一個周角,是360度。
接著我做了最后一題。我把其中一個四邊形剪成了兩個三角形,2x180度=360度。
啊,我懂了,每個四邊形的四個內角之和一定是360度,我之前的猜測是錯誤的。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篇5
早上舅公約我們到橋中的廣州酒家喝早茶。8:30分時我們就到了酒家的大廳了。哇!大廳里已經坐滿了人,熱鬧非凡,我們也馬上加入到了這熱鬧的場面。
大人們好像永遠有聊不完的話題,可我們肚子餓了,只能點東西吃了。我們點了排骨、蘿卜糕、馬蹄糕……我們一邊喝著茶吃著點心,一邊聊著家常開心極了。最后結賬的時候舅婆叫我算數,想考考我的計算能力。我就拿起結賬卡看,我們10個人一共吃了16碟點心。其中小點10元一份,我們要了3份;中點12元一份,我們要了4份;大點14元一份,我們要了2份;特點16元一份,我們要了4份;頂點18元一份,我們要了2份;超點20元一份,我們要了1份;那么我計算的結果為:小點30元、中點48元、大點28元、特點64元、頂點36元、超點20元,一共是226元。另外加上我們10個人每位5元的茶位,共50元。我就大聲說出了今天早茶總單一共是276元。
后來舅婆結賬了,真的是一分不少,大家鼓起掌來齊聲稱贊我數學算得好。我開心地笑了。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篇6
數學課充滿了樂趣和好玩,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這單元老師要給同學們講“平行線和垂線,平行四邊形和梯形”這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吧!
老師先給我們講了平行線和垂線。平行線是:在同一平面內不相交的兩條直線叫平行線,也可以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平行。生活中有許多地方可以用到平行線,比如運動會上的100米跑道就是平行線,黑板左右、上下都是平行線,書的左右、上下也是平行線……
垂線是:在同一平面內,如果兩條直線相交成直角,就說這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其中一條直線叫做另一條直線的垂線,兩條直線的交點叫做垂足。醫院里的紅“十”字就是互相垂直的,門的一角也是垂直的等等。十分有趣吧!
接下來老師給我們講了主要內容部分,平行四邊形和梯形。平行四邊形是:兩個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叫做平行四邊形。上下樓梯的鐵欄桿是平行四邊形,有些瓦片也是這個圖形,平行四邊形容易變形,不穩固,伸縮電動門就是利用了這個原理,還有漁網……
梯形是:只有一組對邊平行的四邊形叫做梯形。梯形很穩定,不容易變形,一些橋的設計就是梯形的。一些樓房頂是梯形的,還有魚罐等等。
學了這些知識我還了解四邊形的一些關系式,如下圖:四邊形內包括平行四邊形、梯形和不規則的四邊形,平行四邊形內又包括特殊的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學到了這些有趣好玩的新內容,我十分的高興,越來越喜歡數學了,以后一定發奮努力學習做國家的棟梁之才。
有關數學日記六年級篇7
生活中充滿了數學,正是數學,幫助人們解決了生活中的一個個難題。這不,今天,我到鄰居家玩,她正在寫一個復雜的生活小問題,可她怎么都做不出來,這回,我當了一位小老師,幫助她完成這道數學題。
我想了一會兒,與鄰居朋友一起思索著這道題目的答案,一分鐘過去了,最后,我們兩終于解開了這道題目的謎底,這,便是我們解題的過程。
題目:小明的爸爸要騎車出差,過了兩個小時以后,他已經騎了全程的3/8,離中點還有8千米。小明的爸爸現在離他要到達的目的地還有多遠?
思路啟發:從這道題目可以看出,要想知道小明的爸爸離目的地還有多遠,那我們就得先算出全程長多少米,然后再算小明的爸爸離目的地的距離。
解答過程:題目里是這樣說的,小明的爸爸騎車去旅游,2小時過后,他一共行了全程的3/8 ,從這句話就可以看出來,小明的爸爸在騎了兩個小時后,就還剩下全程的5/8還沒有騎完,這時,他正好離中點還有8千米。由此看出,剩下的路程比已經走了的路程多了2個8千米,所以全程可以算出是8×2÷(5/8——3/8)=16÷2/8=64千米,這個算出的就是總路程了,再用64×5/8=40千米,小明爸爸離目的地的距離就算出來了。
歸納總結:做這種題目時,要先求出全程的長,然后才可以求出現在的位置離目的地有多遠。
在計算數學題目時,我們要學會巧妙的運用各種公式來解決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