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走親戚日記
日記可以是一種個人的、私密的表達方式,也可以是一種公開的、分享的方式。想知道如何寫出優秀的過年走親戚日記嗎?這里為大家分享過年走親戚日記,快來學習吧!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1
今天,媽媽帶我去親戚家。媽媽很早就把禮物準備好:給外婆的八寶飯、牛奶;給小姨的蘋果、梨。出門時,媽媽還要檢查我的指甲有沒有剪干凈,衣服上有沒有沾著灰,好像親戚家是衛生檢查院。親戚家住的很遠,在擠第三輛公共汽車時,媽媽帶的八寶飯被壓扁了,蘋果從口袋里鉆了出來,像球一樣在車廂里滾來滾去。我去摸口袋里的蘋果,蘋果少了四只,倒摸到幾粒葡萄,大概也是別人送親戚的禮物。媽媽抱怨親戚家住的遠,其實,我是不喜歡親戚家住的太近,太近了有點像鄰居,穿著拖鞋就能去,一點也不正規。
到了親戚家,外婆就端了一盆糖果給我吃,媽媽說:“不用了,我兒子又不是五歲。”我不知道是聽外婆的還是聽媽媽的。過了一會兒,大人們開始說話了,我連打了幾個哈欠,媽媽怕我的哈欠越打越多,就說:“快去玩吧!”我連忙奔到弄堂里玩,于是半個哈欠也打不出來了。我和弄堂里的小孩一塊玩,開心得像在過年一樣。
吃飯像是大人們在做游戲。今天吃的菜一盤一盤端上來,他們坐下來慢慢吃,可以吃幾個小時。特別難受的是,我的碗里已堆滿了菜,但外婆又夾了兩只雞腿給我,小姨像是和外婆比賽,夾了四塊醬鴨要我吃。我想吃得快些,在大家下一輪夾菜前逃走,可手忙腳亂,兩次打翻醬油碟,一次打翻醋碟,挨了媽媽三次罵。
我跟媽媽離開親戚家的時候,已經變成了另一個我:頭發亂糟糟的,衣襟上有三塊醬鴨油漬,紐扣掉了兩顆,新鞋子變成了舊鞋子。但我的心里充滿了快樂。我期待著下次去親戚家的日子快點來臨!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2
今天是初二,爸爸媽媽都放假了,我們決定去姥姥家走親戚。于是,二話不說,我們收拾好東西,準備出發。
到了百姓量販,媽媽讓停一下,要進去買東西,超市里的人真多啊,雖然稱不上是人山人海,但也稱得上是“長龍”啊!我們選了開心果、巧克力、猴菇餅干、肉松餅、瓜子、糖、酒、還有一些小孩子吃 的零食。選完后,我們去收銀臺結賬,排了好大一會兒隊,才輪到我們。買個東西真不容易!尤其是節日期間。
一眨眼,就來到了我的姥姥家——滑縣王道口村。我迫不及待地跳下車,不禁打了個冷顫,心想:還是車里暖和!我提著酒,正要往里面走,言言妹妹就出來了,看見我,她跑過來,非要幫我提東西。 我就給了她一個空袋子,因為我知道,要是給她酒,那不一會兒,這瓶酒的小命可就沒了。我來到姥姥家的院子里,看見了好多人:二姨、森森弟弟、姥爺、姥姥、娜娜姨、三姑姥……不過三姨和艷姨 都沒來,她們都在外地!
很快到了午飯時間,姥姥和姥爺早就為我們準備好了豐盛的午餐。盡管我很餓,也要堅持給大家上菜!我端著盤子,放到桌子上,聽見三姑姥在夸我,不僅學習好還懂事,頓時,我的心里美得冒泡了!
吃完飯,又到了我們開心的游戲時間了,我們玩了跳大繩、投沙包……真好玩啊!
今天真是開心的一天啊!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3
春節走親戚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
走親戚首先要去的是姥姥家。初二一早我們就提著紅星軟香酥、水晶餅、桂圓、香蕉等禮物坐車往姥姥家趕。到了姥姥家,撲鼻而來的菜香。妹妹高興得圍著我團團轉,姥姥、姥爺親熱地把我攬在懷里 ,問這問那。“開飯啦!”妗妗一聲催促,我才發現桌上早已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不僅有我愛吃的魚香肉絲,還有那饞人的香酥雞,甜蜜的八寶飯,在桌子上滴溜溜的轉著圈。妗妗給我們倒上飲料 ,我和妹妹舉杯,祝姥姥、姥爺健康長壽,祝大人們工作順利,生意興隆。我們得到了紅包。打開紅包,里面有200元錢。
姥姥說:“我們小時候,大人給的壓歲錢最多5毛;你媽媽小時候,最多也只給5元。”
大人們邊吃邊談論他們那個年代怎么走親戚。姥姥說:“我們像你這么大跟大人走親戚要拿肉、饅頭、白糖、麻花、紅棗。”媽媽說:“我們要拿帶魚、飲料、水果、糕點。”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4
今天,我正在奶奶家睡覺,爸爸就來叫我了。說去姥姥家,我馬上說不去。
爸爸一再勸說,我說:”不去,想在大早晨打擾我睡覺,沒門。“這時奶奶來了說:”去吧,到那里再睡,而且現在去來能賺壓歲錢,但現在只能睡覺。你說,哪個比較賺?“我馬上起來,穿好衣服,就和爸爸、媽媽、姐姐,上了路。路上,爸爸還要去拜訪他的親戚,車開了一會,到了四姨姥姥家,爸爸媽媽出去了,我和姐姐被困在了車里。好在四姨姥姥在街上站著,給了我們十元錢。又去了大姨姥姥家,大姨姥姥長年臥病不起,所以沒發現我們。又去了舅姥姥家,當我們要走的時候,舅姥姥才發現我們,頓時發出了”神功“,用了一招千金一擲,隔著將要關上的窗戶扔進來了40元。我發現我手上有20元,馬上放在了口袋里。媽媽發現了兩張10元的,給了我們一人10元。沒人發現我那20元。一會兒我們到了姥姥家,我看見了大舅,馬上給大舅拜了年,大舅給了我50元,我又給姥姥拜年,姥姥給了我100元,我又去了哥哥家,我們玩了一會兒,就去吃飯,吃完飯我睡著了,等我醒來的時候正在床上。
走親戚真好。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5
春節走親戚、回娘家,是中國人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它是親戚間聯絡感情,互相慰問的一種親情大交流。
走親戚這種習俗從正月初二,一直能持繼到正月十六,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過去是等到送了年才能出門,并有“初三姥娘初四姑,初五初六 看丈母”的說法;現在是正月初二趁著年味正濃時,就拉開了走親戚的大幕,而且多是“先看丈人再看舅,姑父姨父排在后”;從這種演變上看,生活節奏在加快、婦女地位在提高。正月初二、三,嫁 出去的女兒們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6
兒時盼過年,那是因為可以有幾頓黑面饃解饞的,大年三十,還可以嘗到噴噴香的豬肉。
正月十五之前,能攜著一個飯筐把七八姑八大姨狗尾(yi)巴栓棒槌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六人走個遍。娘在飯筐里放上幾個點了紅點的白面饃,用一條雪白的毛巾蓋上,就讓你上了路,大早上起身,連跑帶顛,直到晌火歪,才走到親戚家。脫了靴子上炕,親戚家捧出爆米花、醉棗、葵花籽招待你。隨著一陣陣撲鼻的香味,炒雞蛋、燉海帶、煮黃豆、燉粉條、炸丸子、咸鮻魚、蒸豆腐、肥肉片等八大碗就端上了桌。我禮貌的喊一聲“姑奶奶,你也上炕一起吃吧”,灶間里的姑奶奶接一聲“你跟你姑爺爺一起吃吧,我們在外面吃,反正都是一樣的飯!”誰都知道,外面的姑奶奶跟那些表哥表姐們吃的是一碗白菜幫子,待客的飯,只有家里最年長的人才可以一起吃。姑爺爺不停地勸著吃菜、吃菜,吃肉、吃肉,別撂筷子。望著那誘人的肉片,縱然不顧娘臨來時 “別大筷子夾人家碗里的肉片,肉片下面是‘墊頭’白菜,露出白菜,人家面子不好看” 的囑咐,還是忍不住對肥肉下了手,眼瞅著姑爺爺的面色露出了尷尬。
四五個雪白的饃饃下了肚,抹一把嘴巴上的油,舒舒坦坦的打了一個飽嗝,便要準備往回趕。娘教的那些話一句也沒忘“姑奶奶,捎來的東西都留下吧!”姑奶奶應著“留下了,都留下了!”還是那只飯筐,還是那份重量,一溜小跑,待回到家里,早已日頭偏西了。娘揭開蓋著雪白毛巾的飯筐,還是那幾個饃,一個不多,一個也不少,只是被風吹了一天,有的已經出現裂痕。
第二天,娘又要打點“年禮”,去走另一家親戚,不過,這等好事不是一個人獨享的,兄弟姐妹一大幫,風光輪流轉呢!待哥哥攜著飯筐出了門,娘便拾掇那“八大碗”,準備迎接親戚家派來走親戚的親戚了。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7
今天,奶奶帶我到舅爺爺家做客。我高興極了,又能大飽口福了,因為舅爺爺是個廚師,做的菜好吃極了。
剛到那里,我就被“嘰嘰喳喳”地叫聲吸引了。隨著叫聲,我來到了陽臺,發現了一個大箱子,走近一看,原來是一群剛孵出不久的小雞。這些小雞只有我的拳頭那么大,三只穿著黑色的衣服,兩只穿著紅褐色的衣服,太可愛了!它們的小眼睛亮亮的,像一顆顆黑珍珠,一個個昂著頭挺著胸,邁著兩只粉紅色的小爪子在大箱子里踱來踱去,小翅膀還一扇一扇的。
幾只小雞“嘰嘰嘰”的叫著,我想他們可能是餓了吧,就抓起盆里的小米喂他們。這時舅奶奶走了過來,告訴我:這群剛出生的小雞不能直接用生米喂,他們消化不了,要用水泡一會兒。聽了舅奶奶的解釋,我把小米放在了碗里,又倒了半碗水,浸泡了一會兒,我撈出來才喂給他們吃。
小雞吃食的時候更加可愛。瞧!他們不停地顫動著小腦袋,尖尖的小嘴飛快地啄著,發出輕微的敲打聲,時而還尖著嗓子歡快地唱兩句,好像在說:“真好吃,真好吃!”小雞吃飽后,有的在散步,有的在閉目養神,還有的在日光下曬太陽。遠遠望去像五個大繡球。
正看得入神,“開飯了”舅爺爺喊了一聲,我忙跑向餐廳。“哇”一桌色香味俱全的菜映入眼簾:紅燒全魚、清燉土雞、臘味全蒸、素炒萵筍片……看得我垂涎三尺。今天我又可以品嘗舅爺爺的手藝了,真是高興至極。
舅爺爺家之行真快樂!不僅飽吃了一頓豐盛的大餐,還認識了一群可愛的朋友------“小雞”。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8
大年初二的早晨,我們早早地起床,吃過飯,乘車來到老家陳村。一路上,看見人們手中各端一碗餃子到長輩家拜年。我們家也不例外,一到家我便看見左鄰右舍開始陸陸續續地往家里走,有大人和小 孩子。這時,奶奶說:“我們也該走動走動,向長輩磕頭、向親戚們問聲‘新年好’!”
緊跟在奶奶后面,我和弟弟、妹妹邊走邊笑,有時也打鬧。時間過得真快,在不知不覺中,親戚們都走完,我卻沒有感覺,原因很簡單,爸爸從小在這里長大,我卻在縣城學習、生活,所以人生地不熟 ,只感到玩不夠呢!
我和爸、媽一家三口開拔出發,去第二個老家大位村。剛一下車,我感到眼睛一下變黑了。原來,是小叔把我的眼睛給蒙住了,當我睜開眼前時,感覺小叔好像變了一個人;小姑也變了,變得比以前漂 亮多了。
一年沒有回過老家,居然個個都變了模樣,小弟弟、小妹妹也是漸漸長大,越來越懂事!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9
今天是大年初三,我們一家人陪著姥姥去博山的舅姥爺家拜年。
坐在車上我特別興奮,這是我第一次去博山,我非常想看看那里是什么樣子,聽媽媽說那里生產陶瓷,家里的很多瓷器都是那里生產的。
大約開了兩個多小時的車,我們就到了舅舅家,他們一家人早就在等著我們的到來。我連忙給長輩們拜年,舅姥姥拉著我又讓吃糖、又讓吃干果,還給了我個大紅包,我可高興了。到了中午,四舅舅請我們去附近的“清梅居飯店”吃火鍋,那里的飯菜既新鮮又實惠啊!有好多的肉呢,我都吃撐著了。
吃完午飯,老人們回家休息了,舅舅帶我們去原山國家森林公園玩。走進公園,只見景區內山勢險峻,地貌奇特,森林茂密,環境優美,順著盤山道我們爬上了山頂,這里就是我國最早的長城-齊長城遺址,它貫穿景區的東西,中間是抗日戰爭時留下的炮樓和掩體,它們保存非常完好,這可是愛國主義的活教材啊!站在炮樓往下看去,是一片海洋——石頭的海洋,這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石海,是我國北方罕見的自然奇觀;我們還走了民族特色濃郁的云步橋;參觀了人與自然的完美結合的鳥語林;我還開驚險刺激的卡丁車,如果不是要趕回濟南,我還想再多玩玩呢。
下山時我們從小路下的山,這全是靠人們走出來的路,兩邊的樹木林立,有的地方還挺陡,要抓著旁邊的樹慢慢下去。
回到家,我告訴舅姥爺,我暑假再來玩,他們聽了非常高興。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10
初二我和媽媽、姥姥一起去走親戚。爸爸把我們送到了總站。我們就座上天然氣到一廠的車直奔老家。
我在車上覺著一點意思都沒有,就想打發一下時間于是就拿著媽媽的手機在玩。幾乎玩了半個小時頭就感覺像分成了兩半一樣那么難受我就把手機給了媽媽,在車上睡了一會兒,不知不覺就到了媽媽的姥姥家。
我趕快跑下車向老姥姥家飛奔而去。見到他們我就趕快向他們拜年,姥姥就掏出一百元錢給我。我就立刻把手縮進口袋里說:“不要。姥姥說過年了必須要壓歲錢,這時我聽過以后就收下了。
我就和小朋友們出去玩了,不一會兒就到了吃中午飯了。媽媽叫我吃飯,我悄悄地對媽媽說:”玩得時候我就聞到了一陣陣濃濃的香味,“果真回到家一看,有好多好多的菜,其中有我最喜歡吃的紅燒大鯉魚、辣椒炒肉、蒜苔炒肉、涼拌豬肝。等,我們圍 著桌子一邊吃一邊還說說笑笑,特別高興。不知不覺中時間也慢慢地流逝。我們對每個人又說了一聲新年快樂。我就和媽媽、姥姥依依不舍地離開了。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11
今年從節日前開始雪一直不間斷地飄著,隨意一直沒出家門。直到大年初一,家人決定一起走親戚。經過大家一直商量,我們決定去我的大姨家。
因為路上的積雪還很厚,搭公交很不容易,所以我和媽媽暫時委屈了一下,坐著爸爸的農用三輪摩托車,開始今天的行程。
三輪車在白雪皚皚的路上前行,只看見樹影和人影飛快的向后竄去。走在路上,雖然寒風刺骨,但我的心就熱了起來,仿佛身邊的鵝毛大雪也不那么冷了。因為我要見到我的表哥了。
表哥是我童年最好的玩伴,我們已經幾年沒有相見了。自從我8歲那年,姨夫帶領他們全家去了新疆做生意,而今年正好是哥哥的高考,所以回家鄉來考試。而我也面臨人生中一次重要的抉擇——中考,我覺得我們有許多共同關心的話題來探討。
剛進門,哥哥就迎面而來,給了我一個大大的“熊抱”。我向房子里一看,原來我們是來的最遲的,舅舅不知什么時候都早已坐在了里面,和姨夫交談起來。
早飯過后。大家聚到了一起,談起來成人們永恒的話題——中考和高考。愛出風頭的姨媽首先說:“龍龍的學習成績這學期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對龍龍的今年高考信心滿滿。”
媽媽也毫不示弱的說:“毛毛放寒假后一直在補課,每天回家后總是讀呀、背呀、算呀……,我看這孩子今年中考錯不了!”
舅舅強忍住笑:“別呀,好不容易見面,怎么一見面你們兩人就掐上架了……”
舅舅的話引起大家的一片笑聲……
最后只記得舅舅對我們說:“千萬不要迷戀上玩手機,否則成績就會一落千丈。要有持之以恒的精神,朝著認定的目標一直努力……”
這是一次難忘的親人們的相聚,長輩們的話我會牢記在心,爭取在今年的中考中考出好成績。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12
這天風和日麗,萬里無云,是個走親戚的好日子。我接下來要講的故事,也是發生在這天春節里走親戚的。
那天,我們一家四口去姥姥家串門。我們剛下車,一位陌生阿姨走過來,似乎是要迎接我們。我們見此急忙下了車。本以為她是我不熟悉的親戚,會先給我壓歲錢,沒想到她一開口就是:“妮,考試考得咋樣啊?”“挺好噠!”我強顏歡笑道。實際我的內心卻是這樣的:這個問題差不多年年都問,年年都問!聽得我耳朵都聾了!“妮,給你個錢!”那位陌生阿姨又補充道,同時手里還拿著一張五十元錢。你以為我會直接接下這五十元錢?不,戲要做全!我先是伸出胳膊,沖著那位陌生阿姨拼命搖手,還不忘說:“使不得!使不得!”但,我打開上衣口袋的動作早已出賣了我。而她也一直謙讓:“拿著吧,拿著吧。”動作也跟語言一致。經過我們三百個回合之后,最后這壓歲錢最終還是落到了我的手中,不過這五十元錢看著有些眼熟,好像在哪見過,在哪呢?等等!這不是去年媽媽替我保管好的紅包嘛?
緊接著,那位陌生阿姨說:“你小時候我還抱過你呢!你該叫我什么呀?”啥?她在我小時候抱過我?為什么陌生人也可以抱我?莫非我認識這位阿姨?我當時是一頭霧水,有說不盡的問題要問。我答不上來,于是我看著她,她也看著我,空氣就這樣靜止三秒后,媽媽見此不妙,于是插嘴道:“啊!這是你從未見過的二姨!這是你們第一次見面!妮,快叫二姨!”啥?她原來難道某在小時候抱過我?她原來是我親戚?“二,二姨……”我支支吾吾地叫道,那場面,別提有多尷尬了!“誒……”就這樣,尷尬的場面又持續了幾秒……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我明明從未見過這位親戚,卻又為何感覺跟她如此熟悉?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13
媽媽要帶我去大爺家走親戚.我好舊沒去大爺家了,每次大爺都要給我們一家做好吃的,所以我早晨就沒有吃飯,空著肚子準備中午飽餐一頓。
我見了表第小明就糾纏到一起,先是玩兒游戲機,接著又打撲克。我們把家里鬧得翻天覆地,媽媽幾次朝我瞪眼,但礙于大爺的面子,到底沒有使用巴掌。
中午12點了,我早以餓得前胸貼后背了,可是豐盛的午飯還沒有制做出來,我只好望眼欲穿地等待著。我幾次到廚房門口扒著頭往里張望,媽媽虎著臉瞪我。一直等到12點半,那些散發著撲鼻香味的盤子才端了上來。我那起筷子就想下手,媽媽狠狠踩了我一腳,并且用手指敲敲桌子以示警告。
我見媽媽去廚房端菜,就趁機用筷子夾了一口肉放進嘴里,不料那肉很燙,燙得我張口結舌,只好又吐了出來。這一幕被大家看得真真切切,媽媽的臉紅了,我則深深地低下了頭,肚子里也不餓了。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14
春節走親戚是我們祖祖輩輩傳承下來的`習俗,這期間幾乎家家都在酒醇中泡著,在香味中浴著,盡享人生的樂趣和親情的快樂。走親戚首先要去的是姥姥家。初二一早我們就提著黃金酒、大荔帶把肘子、富平柿餅、瓊鍋糖等禮物乘車往姥姥家趕。到了姥姥家,撲鼻而來的肉香,映襯著人們紅樸樸的笑臉,顯得格外親切。妹妹高興得圍著我團團轉,姥姥、姥爺親熱地把我攬在懷里,問這問那。“開飯啦!”小姨一聲催促,我才發現桌上早已準備了一頓豐盛的午餐,不僅有我愛吃的馬面魚,還有那饞人的香酥雞,甜蜜的八寶飯,解人饞涎的竹筍燉肉片,在桌子上滴溜溜的轉著圈。小姨給我們倒上干白,我和妹妹舉杯,祝老人健康長壽,祝大人們工作順利,生意興隆,發大財。我們得到了紅包。姥姥說:“我們小時候,大人給的壓歲錢最多5毛;你媽媽小時候,最多也5元。”大人們邊吃邊談論他們那個年代怎么走親戚。姥姥說:“我們像你這么大跟大人走親戚要拿肉、饅頭、白糖、麻花、紅棗。”媽媽說:“我們要拿帶魚、飲料、水果、糕點。”
吃完午飯妹妹立即把我拉到小屋,拿出她的芭比、絨毛玩具、積木讓我玩,我和妹妹還打開電腦玩摩爾莊園。媽媽看見了對我們說:“我們小時候可沒有這么多好玩的,我們小時候玩跳方、蕩秋千、跳皮筋、打撲克。”姥姥把水果、零食一樣樣端到我們跟前,不僅有庫爾勒的香梨、誘人的大青棗、砂糖桔、白水蘋果等水果,還有開心果、美國大杏仁、山核桃、松子、糖果等零食。吃在嘴里是甜的,化在心里更甜!
雖然現在的生活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但人們之間的親情永遠不會改變。看著大人們期盼的目光,妹妹長長的饞涎,歡聲笑語都洋溢在這喜人的節日中!
過年走親戚日記篇15
走親戚是春節中一項必不可少的習俗。這不,今天爸爸媽媽便帶我來到了外婆家走親戚。
剛下了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進了院子。哈,可真熱鬧呀!舅舅、舅媽;大姨、姨夫;還有表哥、表弟…親人們全回來了。大人們在一起說說笑笑,聊聊家常,工作;而我們這些小孩便跑到外面玩了起來,好久不見了,我們在一起鬧呀,跳呀,玩呀,熱鬧極了。
廚房的煙囪里飄出了一縷縷白色的炊煙。令人饞涎欲滴的香味使我們在外面瘋玩的小孩一下子安靜了下來,輕手輕腳的溜進了廚房。原來是舅舅準備親自下廚,給大家做一頓豐盛的午餐。
開飯了!看著那一桌美味的菜肴,大家便吃了起來,大人們舉起酒杯,祝外公、外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我們這些小孩快快樂樂。我們也趕快舉起飲料,祝長輩們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我呀,也祝你們小孩天…天向上,大人股票大漲。"見我們"敬"的熱鬧,外公也站起來為我們送祝福。
吃完飯,長輩們發起了壓歲錢,我們的腰包很快就鼓了起來。這承載著祝福的壓歲錢,讓我們笑得合不攏嘴。
和親人們在一起的時候,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不知不覺中,便到了該回家的時候了。車子飛馳而去,我看見外婆在向我招收說再見,我也看見20__在向我招手說再見。我看見成長在向我招手歡迎我,我也看見20__在招手歡迎我,我和爸爸媽媽帶著親人們的祝福離開了外婆家,離開了20__,奔向了我的家,奔向了20__。走親戚的感覺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