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
讀書筆記是指讀書時為了把自己的讀書心得記錄下來或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來而做的筆記。寫好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是有技巧的,接下來給大家分享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方便大家學習。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1
齊家、治國、平天下這句話不知道在電視里面聽了多少遍,已經熟識的不能再熟識,然而,自己卻從未仔細想過,這句話的前后來源,也并未深化理解這些詞的真正含義,直到開頭品讀國學經典——《大學》,才開頭有了點點認知,雖然理解淺薄,但也盼望持續學習可以有所進益。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那么近道矣。
大學的宗旨在于弘揚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可以棄舊圖新,使人可以到達最完善的境界。人要知道自己想要到達的的`境界,只有這樣才可以使自己意向堅決;然后冷靜不焦躁,心安理得,思慮周翔,最終可以有所收獲,萬物都有根本和挺直,事物都有先后,我們只有弄清晰事情的本末始終,才能更加接近事物進展的規律。
這里雖然是說光明正大的品德,然而全部的事情都一樣。無論你想做成什么事情,你都必需要知道自己的最終目的,定下目的之后,然后靜下心來,漸漸籌劃,梳理事物的本末始終,做出思慮周翔的方案,無論工作、生活都會大有好處。我們時常被許多同時并行的事物纏身,工作中亦是如此,尤其創業公司,產品兼運營、運營兼銷售這是特別常見的事情,一人身兼多職,有時候會覺得工作無從下手,那么你就要開頭梳理這么多事情的細枝末節,優先級等,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列出具體的工程管理方案,這樣便能輕松處理好事情。
之前在學校始終看到格物、致知這兩個詞,但卻從未細細深究。直到看了《大學》,才知道這也是儒學中對“三綱八目〞的追求中的兩個點。古人所謂的三鋼就是指:明德、親民、止于至善;而所謂的八目就是指: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格物致知,不知道被多少大學引做校訓,但是的確許多人并未深化理解,這又多么可笑呢。
我們只有正確的認識了萬事萬物,將其討論透徹之后,才能獲得更多的學問;只有獵取學問之后才能讓自己的一年更為真誠;意念真誠之后才能心思端正,心思端正之后才能讓自己更好的修養品德,只有品德修養好了才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學會管理好家庭和家族的方法之后才能治理好國家,把握了治國的方法之后才能讓國人過上太平富足的生活。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2
大學生《平凡的世界》讀書筆記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于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據說這部小說在正統文學史上沒什么地位。部分原因可能是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起,一向在文藝界居于主流地位的“現實主義”寫作手法開始受到嚴峻挑戰。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文集中份量最重的一部長篇,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現代城鄉生活,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以孫少平等人位代表刻畫了社會各階層普通人們的形象,人生的自尊、自強與自信,人生的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紛繁地交織,讀來令人蕩氣回腸。
黃土高原,自古以來就是一方苦難而又充滿希望的土地,路遙生于此,長于此。是這塊貧瘠的土地造就了路遙的求索奮斗、不畏艱辛的性格,也正是那些揮不去的生活經歷使得路遙那么地熱愛生命,使得他立志要在40歲之前要完成一部巨著:為了紀念那片貧瘠的土地,為了紀念那個輝煌的年代,更為了紀念那里樸實無華生生奮斗的人民。
我很喜歡路遙對于這部小說的出發點——“平凡”二字。他的世界是平凡的,這只是黃土高原上幾千幾萬座村落中的一座。但路遙卻在平凡中看到了他的主人公的不平凡。比如說孫少平,他受過了高中教育,他經過自學達到可與大學生進行思想探討的程度。作者賦予了這個人物各種優良的品質,包括并不好高騖遠。在路遙的世界中出現的都是平凡的人物,這是在這些平凡的人物里他描寫著人性中的善與美,丑與惡。在他的世界里,人的最大的優點就是認識到自己是平凡的。這點從孫少平身上得到最突出的體現,。當他得到調出煤礦來到城市的機會時,他選擇的是煤礦。這不是又無他有多高的覺悟,而是他對自己工作過的地方的熱情和眷戀。他選擇了平凡。
路遙為我們講述地不只是那個久遠的年代,更是一種人生應有的信仰和追求,亙古不變。
這是一個喧囂浮躁、道德危機的時代,每一個還擁有夢想并在追夢的人們都該再重溫《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盡管命運是那樣的不公,盡管社會有那么多的不公,可只要你能夠不屈不撓、艱苦奮斗、勇往直前終能獲得最后的成功。每一個正在虛度生命的人們都該讀《平凡的世界》,它會讓你懂得珍惜。
路遙在教會我們忘我,忘我使生命永恒。人生容不得太多的自私,自私最終只會絕了自己。看風使舵,趨炎附勢,均為自私使然。一生若只是這般地生活,終將無價值地葬入黃土。
路遙在教會我們要有獨立的人格,盡管你可能會遭遇孤獨。孤獨是人生自我證明的必經之路,只要你認定了自己的理想,那么坦然面對孤獨將是你勇往直前最后的支撐點。
路遙在教會我們不必用盡生命去做一個漂亮的人,但應用盡生命去做一件讓人民叫好的漂亮事。前者只能證明你的處事圓滑,而后者則將見證你精彩的一生。
我想我們每個人都會在平凡的世界讀后感觸傾聽那些久遠的聲音,或許那樣我們會在這個因欲望日益膨脹而扭曲的時代,盡快找到自己的方向,不至于到油盡燈枯時,我們還在迷惘……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3
自古對于物種起源和進化論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息。有人認為物種是造物者創造出來的,也有的人認為環境的有利變異長期積累產生了物種。當然,我傾向于第二種理論,對于這種傾向也源自于一本書——《物種起源》。它是進化論的奠基人達爾文的第一部巨著,也是第一次把生物學建立在完全科學的基礎上。
這部著作的問世,以全新的生物進化思想推翻了“神創論”和“物種不變論”。達尓文的《物種起源》有如一場席卷世界的海嘯,狠狠地拍打在“神創論”的島嶼上,將千百年來神秘而高貴的宗教面紗狠狠地撕下。從而聯接起一個偉大而充滿理性的時代,這是只屬于人的時代,神的榮耀開始寂滅于塵埃,開始喚醒世人。
對于這本書的了解源自于高中生物學課本上的“物競天擇,適者生存”這一法則,而在讀了《物種起源》以后,給我感觸最深的也正是這一個法則。無論是在人類社會還是在自然界其他的動物、植物世界里,在瞬息變化的現代社會,這個法則仍然在演繹著它重要的作用。從物種進化的角度而言,不適應環境的生物會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被淘汰,人類因為對環境變化的一次次適應使得人類能夠在地球上繁衍生息。這個法則對于現代社會仍然發揮著重要的影響。
在當前就業競爭激烈的社會,如何尋找屬于自己的正確的位置,這句“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應該可以算是最好的答案。大學畢業生適應社會的需求就可能得到一份豐厚薪酬的工作;而當一個人志得意滿地走入了社會,卻吃不了苦,受不了累,最終只能被社會所淘汰。社會也許環境會比較惡劣,但我們也不需要太過不知所措,在自己的興趣與能力范圍內去適應它,發揮自己最大的優勢,相信我們總會在“物競天擇”的社會里做到“適者生存”的。
從這本書中,我也學到了達爾文在世人懷疑摒棄的眼光下,如何自成學者風骨,堅持自己的想法,這種精神是多么難能可貴。臘哲學家就曾經說過:“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烏云遮不住真理的光芒;黑暗無法阻攔人類追求真理的腳步。
達爾文面對世人的嘲笑與不解,面對現實遇到的重重難題,他沒有低頭,卻以一種昂揚向上的姿態,做最真實的自己。“我相信‘自然選擇’是物種變化最主要的但不是獨一無二的手段。”這是達爾文在平心靜氣但又斬釘截鐵地闡述自己的偉大觀點。正是他一人的堅持,換來了這個世界更加燦爛的明天。這才是科學,真正讓人類社會文明進步的科學,讓人類社會拍手叫好的科學。
《物種起源》或許不能完全解釋一些法則和規律,人們對達爾文的理論的質疑也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但正是這些質疑在不斷地豐富、完善生物進化的理論,它的確也引領著我們社會往更好的方向發展,還帶給我們關于思想的解法、關于生存發展的啟發,讓我們在書海中得以倘佯。科學的道路沒有止境,思考與探索也一直同步著。科學是為了將它運用在服務人類社會的發展中,只有真正思想與靈魂的進化,才是人類社會的進步。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4
《做最好的自己》——光看名字都覺得很勵志,讀起來讓人不由產生一種自我確定的力氣。李開復先生是個勝利的人士,他不僅畢業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和卡梅隆大學,而且曾在當今IT界最有名的三家公司(微軟、蘋果、谷歌)的工作過。除此之外,他曾主持建立微軟亞洲討論院并出任首任院長,目前是創新工場的董事長兼CEO,是當今IT行業炙手可熱的頂尖人才之一。
整本書以“勝利同心圓〞為核心綻開,用自身以及身邊的例子向廣闊青少年講解并描述在成長過程中怎么樣做最好的自己。按書中的話來說,“勝利同心圓〞就是以正確的價值觀為核心,以主動、同理心、自信、自省、士氣、胸懷六種重要的人生看法作為同心圓的其次層,再以追尋抱負、發覺愛好、有效執行、努力學習、人際溝通、合作溝等六種行為方式構成同心圓的最外一環的勝利組合體。
在“勝利同心圓〞中,處于核心地位的是價值觀。對于價值觀,李開復教師強調了誠信的重要性。的確,誠信是人最重要的`品質之一,它是人際交往的基石。假如丟失了誠信,又何來的勝利之說?縱觀當今世上赫赫出名的勝利人士,哪一個不是靠誠信為本贏得顧客的信任?像海爾公司當年檢驗出冰箱不合格,董事長便砸了那批次全部的冰箱,那是良心的發覺,那也是誠信的表達。
我覺得其次個重點是自我定位。自我認識特別重要,假如你連自己都無法認清,還怎么去認識別人,認識世界呢?許多人畢業會就懷著“我想當CEO〞、“我不甘愿做個打工族〞等宏大抱負進入公司,當期望與事實大相徑庭后,他們就開頭埋怨,認為自己的人生枯燥乏味不公正,甚至認為現實世界沒能讓他們充分展現自己的力量。可是真是這樣么?初出茅廬的大學畢業生,理論力量弱,社會閱歷少,有力量擔當公司CEO么?結果要么就是你被下臺了,要么就是公司垮了。這明顯就是自我定位錯亂,無法正確認識自己的長短處。勝利,就是在每一步前進中,找到合適自己的目的,一步一步踏實地走,那些實現你理想的盼望總會有的。
李開復先生用確定的語氣向我們傳達:“每個人都有勝利的時機〞、“多元化勝利才是真正的勝利〞、“要想獲得勝利就要首先‘做最好的自己’〞、“一個沒有良好價值觀、沒有正確看法的同學,即便進了名牌大學,他的勝利概率也肯定是零。而一個優秀、努力、自覺的同學,即使進了一般高校,這個概率也不會低于80%。〞這些話仿佛讓不是重點大學的同學看到了將來的盼望。然而,我在想,畢竟什么才是勝利?你有權選擇、有權打算你想做什么,你可以跟隨自己的心做什么,但我們最終是不是還得靠社會和群眾的反映和評價來衡量自己做得究竟算不算勝利?還是我們認為自己盡力了,問心無愧了,做到自己想要的了就是勝利了?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5
《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它保存了從西周初期到春秋中葉年間的作品,共305篇。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并沿用至今,對我國兩三千年以來的文學發展產生了深廣的影響,也是很珍貴的古代史料。
《關雎》是《詩經》全書的第一篇,選自《詩經?周南》。它是描寫一個青年男子對一位姑娘的一往情深的追求,并運用了比喻,起興的修辭手法和重章復唱的結構形式,成功的表達了樸實的情感,并對這種樸實的情感展開了大膽的表露,將主人公追求愛情的熾烈專一表現的`淋淋盡致,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感染力。我在反復讀的過程中,能身有體會到其中,咀嚼著詩歌每一個字,都能深深的感受到男子追求姑娘的美好。
在生活中,時間對每個人的說都是非常重要的,所謂“珍惜好每一分,利用好每一秒,不留一點遺憾”。《采葛》選自《詩經?玉風》,在讀這篇詩歌時,知道時間的短暫,與其去想思念和痛苦帶來的無盡浪費,還不如珍惜當前時刻,把該做的事情,不留到明天,已作出的承諾及早兌現。
誠信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誠信是人與人交往中必須的品質;誠信是人們在社會中的通行證;誠信是古老的道德范疇,是每個人都應該擁有的優秀品質。在選自《詩經?邶風》的《靜女》中最能體現出來。這篇詩歌主要描寫的是一個男孩接受了一個女孩子的邀請,男孩早早的就來到了約會地點,等了很久都不見女孩身影,怕自己記錯時間失信與她,又怕女孩不守承諾,其實女孩早就來了,只是一直在觀察他。可見,重承諾,講誠信,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無論愛情還是理想,一旦目標確定,就要堅持到底。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以主觀武斷,意氣用事。冥冥之中,總會有一雙雙眼睛看著我們,總會有一種力量在召喚我們,激勵我們,這個力量就是誠信,這個力量就是信任。
人生的道路上不可能一帆風順,不可能時時處處事事順心如意,總會有坎坷,困難挫折,不幸。就像《柏舟》中寫到的是君子懷才不遇,受小人欺辱的內心痛苦和妻子被丈夫遺棄而不甘屈服的憂憤。我們不怕解決不了困難,只怕困難既將來的時候就退縮。每個人都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難險阻,我們要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去一一解決它。你看那些偉人,哪個不是克服重重困難才取得今天的成就。當然也不是說,要成為偉人一定是經歷過困難的人,能用辦法去避開一些不必要的困難,留下更多的力氣去對抗前方更大的困難。其實每個人都能做到的,需要面對困難時,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我們就能戰勝它。
我最喜歡選自《詩經?秦風》的《蒹葭》。一個熱戀者對意中人的迫切追求和可望而不可即的惆悵,失望的心情。這也說明一生的奮斗的悲壯,人生都是如此,追求不到固然煩惱,而以為追求到手注定無聊。在不斷追求的過程中,我們會覺得生命是如此充實綻放,生活是如此美好高尚。
《詩經》是中華傳統文化,我們作為中華兒女要繼承和發揚我中華民族文化的精髓。在努力實現民族復興的今天,這必然會成為廣大學生朋友的歷史責任與使命。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6
《飄》是美國女作家瑪格麗特?米切爾寫的一篇長篇小說,其文字優美、語言流暢、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弦。該書以美國南北戰爭為大背景,以斯嘉麗的情感為主要線索展開敘述。《飄》一經面世,就暢銷全球,成為了十分有影響力的一部名著。
我是在工作之余,看的這本書。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斯嘉麗、艾希利和瑞恩,當然還有玫蘭尼。《飄》分為上下兩部,當我看上部的時候,只是感覺斯嘉麗是一個絕世美女,很多男人都很喜歡她而已。稍微給我印象深一點的地方就是,她向艾希利表白愛意而被他拒絕時,竟然被另一個男人瑞德聽到了,那種情景的設置讓我感覺很好笑。但,沒想到的是,這個令我感覺好笑的地方竟然為以后所有的'情節埋下了伏筆。當我看到該書的下部的時候,才突然發現,這是一本絕世佳作。本來以為故事情節寫的太過夸張,但到了故事的結尾,我看了一遍又一遍,哭了一遍又一遍。看完整部書,才發現那些我以為夸張的描述其實一點也不夸張。
自我深愛一個不愛自我的人,而最終卻發現自我愛的可是是心中締造的那個完美的影子。自我深深厭惡的那個人,卻愛自我愛的已經沒有了愛的勇氣。現實中有太多太多這樣的例子,我自我就深陷這個怪圈里無法自拔,無法逃脫。書中寫的是一樁讓人糾結難解的錯愛,可是我明白,這樣的錯愛不止書中獨有。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7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過去數千年,但依然能在我們耳邊回響。如果說有一本書能夠讀一輩子,那么我認為就是《詩經》。
《詩經》是我國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集,收集了從西周到春秋五百多年的詩歌。《詩經》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收集了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有對愛情的期望,有對勞動的贊美,有征夫對故土的懷念,還有受欺壓者的憤慨。雅,分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室的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多為貴族所做,為了祈禱豐年,歌頌祖德。頌,就是宗法制的體現,了周南、召南、邶、鄘、衛、王、鄭、齊、魏、唐、秦、陳、檜、曹、豳等15個地區采集上來的土風歌謠。有對愛情的期望,有對勞動的贊美,有征夫對故土的懷念,還有受欺壓者的憤慨。雅,分為大雅和小雅,是周王室的宮廷宴享或朝會時的樂歌,多為貴族所做,為了祈禱豐年,歌頌祖德。頌,就是宗法制的體現,都為宗廟祭祀的歌曲。
正如我們課堂上所學,賦比興是詩經的表現手法,賦就是指鋪陳,我們從小聽的“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就是用了這種手法,直接表現自己的情感;比就是打比方,比喻,“手如柔荑,膚如凝脂”將衛國女子的風情寫了出來;興就是起興,先言他物,后吟所詠之物,“野有蔓草,零露漙兮”,用蔓草和露珠將對愛情的浪漫和自由顯現出來,對詩歌渲染氣氛,創造與眾不同的意境有很大作用。
愛情,是《詩經》一個很優美的主題,千年之前的情侶追求著自己愛情的自由,浪漫。如果說有一種情感能一直延續下去——那就應該是愛情的純潔和美好。如《衛風·木瓜》中“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描寫男女相互贈禮來表達對對方的愛,用“瓊琚”“瓊瑤”“瓊玖”來強化主人公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一再表白。
親情,在中華民族的傳承中從未中斷,《常棣》中“常棣之華,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講兄弟之間比作常棣花,花托花蒂相互襯托,常棣花顯得更加的光燦鮮艷,兄弟之間也更加親密。詩中詩人不斷用注意兄弟之情去撞擊世人的'靈魂,使人引起共鳴。
服役,每個征夫心里都會有思鄉思佳人的想法,“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漫漫征途,佳人等待已久;思鄉之心,雨雪紛紛飄過。縱然路途遙遠,思鄉之情,相思之苦,并沒有淡去,心依然向著一個不變的目標——故鄉。
恬淡,生活的追求,秦人用“十畝之間兮,桑者閑閑兮,行與子還兮。十畝之外兮,桑者泄泄兮,行與子逝兮。”為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新恬淡的田園生活,與自己心愛的人一道歸家,一道勞作,路上欣賞一片片的桑林,陣陣輕笑聲傳便樹林,透人心脾。生活的舒適,環境的優美,人生的自由,這不就是我們現代人不斷追求的理想生活么?先人已然為我們描寫了一幅如仙境一般的世外桃源。
人生,無論什么時代都會有人感嘆時間短促,人生短暫,“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憂矣,于我歸處。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憂矣,于我歸息。”我們能感到詩人對人生短暫而無所歸宿的失落。蜉蝣,朝生暮死,詩人用這種小昆蟲寫出人生的脆弱和消亡前的美麗以及即將離開時的困惑,使人所感曇花一現,浮生若夢的感覺格外強烈。
詩經,我國文化的瑰寶,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學習詩經,不僅僅是對對文化的繼承,更多的是對自己的涵養的一種成長,從來沒有人為了讀書而讀書,只有在書中讀自己,在書中發現自己,或檢查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做一個合格的中學生。
讀書筆記300字大學生模板篇8
我們的童年生活是五彩繽紛的;我們的童年生活是幸福而又布滿自由的;我們的童年生活是有父母的呵護、老師的訓練、同學的友好而組成的,因此我們的童年生活是令人難忘的。
可不是每個人的童年生活都像我們一樣絢麗多彩,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前蘇聯著名作家高爾基就沒有我們這么幸運。他三歲喪父和母親過著寄人籬下的生活,在別人的冷嘲熱諷下他沒有放棄,沒有埋怨,更沒有哀痛,而是懷著一顆主動進取的心在奮勇前進。不堪入口,不能吃的食物,他也高開心而興奮興的吃下去;穿著破爛的.衣服,他照舊高開心而興奮興地去上學。他以優異的成果讀完了三班級,就永久地離開了學校課堂。十歲時高爾基的母親也去世了,他變成了一個孤兒,可是他并沒有自暴自棄,連續努力著,奮斗著;他也沒有躲避這種生活;而是來到“人間”去自謀生計。好像命運特別寵愛戲弄他,在生活的路上他遇到了許多坎坷、挫折和無奈,而他卻能在那種環境中,利用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地走向成功。原來想上高校的他沒有如愿,卻在“社會高校”里學到了許多著名高校所學不到的學問。開拓了視野,提高了覺悟,最終成長為一個革命學問分子。在生活中,多數的人面對歧路會選擇望而止步,高爾基卻告知我們,你只有勇往直前才會得到成功的喜悅。
是啊,司馬遷就是靠著在逆境中搏一搏的精神才寫下了《史記》而被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從小遭人嘲諷、斥責的愛因斯坦就是能在逆境中堅持,所以長大后才被譽為科學界的天才。
讀了這本書我的感想是:人生不行能一帆風順,既有平原又有險灘。在學習中也沒有常勝第一,但是我們只要有足夠的拼勁,信念,在逆境中能坦然面對困難,成功之路近在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