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可以改變讀書方法,而讀書方法的改變又會帶來思考方式的轉變。下面給大家整理一些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方便大家學習怎么寫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1
在前幾天,我讀完了《西游記》這本書。說到《西游記》,我相信大家都知道,它是四大名著其中的一本,是明朝吳承恩寫的。讀完這本書后,我的感想有很多。
從神猴出世到靈山取得真經,再一路上他們歷經九九八十一難。唐山有四個追隨者,一只猴子,一只豬,一個和尚還有一匹馬,他們陪伴著唐僧,一路上為唐僧保駕護航。
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那個神通廣大,上天入地無所不能的孫悟空了,他從剛開始的性格頑劣,到最后的對事情有了自己的.看法,不會再意氣用事,最終成了斗戰勝佛。
我其實很不喜歡唐僧的,因為在《三打白骨精》中,孫悟空多次救唐僧于水深火熱之中,而唐僧卻因為他人妖不分,而多次誤會孫悟空,還要用緊箍咒來懲罰孫悟空,并且這豬八戒還時不時來說說兩句,這讓唐僧更加痛恨孫悟空,并將他逐出師門,孫悟空在臨走前還向唐僧磕了幾個響頭,直到最后見到了妖怪的真面目,才真正理解孫悟空。一說到豬八戒,大家一定會想到這幾個詞語,愛貪小便宜,好女色,怕困難,常常打退堂鼓。心里總想著他那高老莊的媳婦他有時還愛說謊,可是他的嘴笨總是圓不回來,他還時不時地挑撥唐僧念緊箍咒,讓孫悟空吃點苦頭。他這種性格和習慣我們都不能學習,但是他并不是一個被否定的人物,因此人們并不厭惡豬八戒,相反卻感到十分真實可愛。
這五個人物個性鮮明,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正好體現出了作者如孫悟空神通廣大的寫作能力。師徒四人歷經九九八十一難讓我聯想到了,它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只是我們中學生應該學習的一種精神。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2
讀了《西游記》我深有感觸,文中曲折的情節和唐僧師徒的離奇經歷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本書作者吳承恩為讀者講述了唐僧以及其他的三個徒弟一路上歷盡艱險、降妖伏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取得了真經的故事。正是這離奇的故事情節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心,致使此書成為了我國古代的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記》塑造了四個鮮明的人物形象: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于天命。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寫作技藝的高超,也許作者善于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孫悟空,因為他神通廣大、技藝高超,一路保護唐僧成功地取得了真經,他就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而且在他身上還有一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于和強大勢力做斗爭的勇敢的精神令我十分欣賞。
書中寫唐僧師徒經理了八十一個磨難有讓我聯想到了他們的執著、不畏艱險、鍥而不舍的精神。這著實是一種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再想想自己的半途而廢、_蛇尾,我不禁慚愧自己當初為何不能像他們一樣堅持到底呢?也許這就是我所缺少的,只要我能把一件事情從頭做到尾,不管我是成功了還是失敗了,只要我盡力去做了,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成功啊!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了最后。
那四本厚厚的名著,是每個自詡熱愛中國古代文化的人必須修讀的。我自然不能免俗,刀光劍影,勾心斗角,愛恨纏綿,都不適合此時閱讀,于是再次翻開了《西游記》,進入了光怪陸離色彩斑斕的神話世界。這是一部所有人都愛讀的經典大作,每個人都能在解讀它時獲取不同的感受和啟示。有人喜歡它鮮明的人物個性;有人喜歡它瑰麗的整體形象;有人喜歡它活潑詼諧的語言;有人干脆把它當作道德修養小說或政治寓言。但在我看來,它什么都不是,它只是“游戲之作”,是一個單純的神話世界。我在讀這本小說時常常有一種共鳴感,想必這是我內心深處對于自由的_在呼喊吧!一、自由在經歷了又一個個性受制約的學期后,孫悟空這個形象完全激發了我內心潛在的,但根深蒂固的向往——對徹底的自由的向往。孫悟空破土而出,“不優麒麟轄,不優鳳凰管,又不優人間王位所拘束”,闖龍宮,鬧冥司,在花果山自在稱王,可以說已經達到人性擺脫一切束縛,徹底自由的狀態。孫悟空其實就是自由的化身,他的品質中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向往自由,他始終在追求自由,他的一切斗爭也都是為了自由。這樣一個鮮活的形象給予了我一種尋找自由、追逐自由的力量和勇氣。總之,我覺得現代人對于自己的生存狀態,尤其是精神方面較為安于現狀,缺乏一種開拓進取,尋找更大自由的精神。二、神話如今也是一個遠離神話的時代。日常生活過于現實,使充滿幻想的事物遭到排斥。神話絕非幼稚的產物,它有深邃的哲學意義和豐富的文化內涵。謝林在他的名著《藝術哲學》中說:“神話乃是各種藝術的必要條件的原始質料。
《西游記》是中國神話小說的顛峰,也是神話文化的至高境界,然后中國的神話文化漸漸沒落了,神話不被人重視,連《西游記》也少有人問津,只有孩子們會被孫悟空征服,于是也只有孩子們抱有對未來浪漫的、夢幻般的希望。”三、英雄“英雄”有許多不同解釋。《辭海》中說英雄是杰出的人物,曹操說英雄要有包容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胸。我認為,英雄是那些頑強地掌握自己命運,并為崇高理想而奮斗的人。孫悟空無疑是英雄的典型,他為了自由,為了自己的尊嚴,不怕與一切進行斗爭。正因為這種對抗的差距懸殊,發自內心而拼盡全力的抗爭才顯得悲壯。明知不可為而為的勇士才能凸現出其英雄本色。復讀《西游記》,讓我覺得其不屬于一般名著的特點。我相信,也希望它永遠向大家展示著“自由、神話、英雄”三個主題,給大家帶來激勵和源自內心的力量。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3
在我讀過的書籍中,只有西游記在我的腦海里久久不忘。西游記里的主人公大家都應該熟悉,我也一樣。
聰明機靈的孫悟空“齊天大圣”,憨厚貪吃的豬八戒,忠誠老實的沙和尚,還有堅持不懈的唐僧清晰的展現在我的眼前。
我最喜歡的主人公是孫悟空,他的性格和我一樣愛打抱不平,他擁有著高強的武藝,天不怕地不怕有一種不屈不饒的精神。它既敢做敢當,又機智勇敢,敢于高高在上的玉皇大帝做爭斗,大鬧蟠桃會,砸壞了太白金星的煉丹爐,多次大鬧天宮,還撕毀了閻王爺的生死簿,機智的與妖魔鬼怪作斗爭,他就是我眼中的孫悟空。
唐僧迂腐者,老好人,又是一個意志堅定的宗教信徒,他平心端正,不怕千刀萬剮,有毅力,一有空就打坐念經,而且心地很善良。
沙僧是一個憨厚老實心地善良,和唐僧一樣的老好人,而且十分勤快。再說說豬八戒:八戒看起來憨厚老實,雖然本領沒有悟空大,但他是悟空的好助手,但是八戒身上有很多小毛病,比如貪心、好色、懶惰等等。
《西游記》里的人物都栩栩如生,有著不屈不饒的精神。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4
《西游記》最主要講的是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的故事,在師徒四人里,也許讓你印象最深的是孫悟空,它從一只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小猴子到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再被如來困在五行山腳下,最后被唐僧解救,并通過取經之路修成正果。生活中也有相同的例子:我們像孫悟空,一只不懂事面的小猴子;老師像唐僧,一心為孫悟空著想;媽媽像沙僧,一直為我們加油;爸爸像豬八戒,雖然會和我但還是容易被女妖勾去。取經路像生活一樣有喜怒哀樂,但只要我們堅持下去,一定能達到目的地,不管它有多遙遠。
我在看《西游記》的時候并不知道唐僧是真有其人的。
在那時,他已經是一位高僧了,他可不叫唐三藏,而是唐玄藏。當他提出要取經時,唐朝皇帝李世明很贊同他,于是他就偷偷出了國界(當時打仗,出國界被發現會被當成間諜殺頭)。有一天,他路過一個地方叫白墩子,墩子旁就是八百里無人的沙漠。為什么這人白墩子有人守呢?因為墩子后有一個小水池,小水池里的水很干凈,水可以印出藍天可以直接喝。只要守住水,不管再大的軍隊也會被渴死。唐玄藏因為帶的水全喝光了,剛好路過白墩子,到了晚上想去偷水喝,結果被抓住了。他們問唐玄藏是什么人,唐玄藏說自己是唐朝取經的和尚。正好,他們的總指揮官是唐玄藏的鐵桿粉絲。唐玄藏非但沒有被殺頭,指揮官還為他準備了充足的糧食和水,并給他指點路線,告訴哪里有軍隊。而這只是取經路上一顆小米粒大小的事情,唐玄藏所受的苦是平常人所不知道的,我們應該學習他這種不怕艱難勇敢向前的精神。
雖然現在沒有取經之路,但我的學習過程中也有類似的.困難。比如考試考95分以上,身為差生的我根本是不可能的。但媽媽送了我一個妙招:上課認真聽講、作業認真完成、整理錯題。口算正確率低怎么辦,“多多練習、每頁最多只錯一個最好不錯,如果錯一個以上再做一頁”爸爸對我說。聽寫錯太多太多怎么辦,自稱超級無敵爸爸對我說過“首先把課文背下來,再看看重點詞。把整篇課文默寫下來,這就萬事大吉啦。
在我們的“取經之路”上有困難和艱難,我們只要保持著樂觀的心態一直走下去,總會達到目的。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5
讀了《西游記》這本書,我的感觸頗為深刻,這本書的內容就似一幅畫,妙趣橫生,畫中的人物感情,豐富多彩,有喜有怒有哀有樂。在感情豐富的故事情節中,又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
比如:唐僧被白骨精的妖術蒙蔽了雙眼,誤以為是悟空殺了三個好人,最后才發現是白骨精在作怪,那三個人都是白骨精變的,看到了事實的真相,讓唐僧啞口無言。從這一句話中我明白了,不能只相信眼前的事物,一切都要有真憑實據,才能下斷言,唐僧是不分青紅皂白就埋怨悟空,這才錯怪了好人。
這讓我明白了,遇到任何事都要有清晰的頭腦,仔細思考。不能妄下斷言,還要沉著鎮定,冷靜。不能被一時的沖動,沖昏了頭腦。要做一個遇事冷靜的人。這本書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去發現,去探索。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去學習。
學習就好似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似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似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似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愿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這是一本使我受益匪淺的書。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6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相信很多人都已經讀過了吧。文中特色鮮明的人物更是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影響,下面我就來談一談我的感想吧!
《西游記》講的是唐僧師徒西天取經的故事。他們一路經歷千辛萬苦,九九八十一難,終于修得正果。唐僧是孫悟空,豬八戒,沙僧的師父,他受佛祖之托西天取經,心地善良,意志堅定,但不會不辨是非,常常聽信讒言,冤枉好人。孫悟空有勇往直前的精神,一路斬妖除魔,戰功赫赫,他聰明機智,總能在關鍵時刻化解危機,只是有些高氣傲。豬八戒好吃懶做,貪圖夢色,經常打著自己的小算盤,一路上給大家帶來了不少麻煩,但他憨厚質樸,總是十分樂觀,給你帶來快樂。沙僧是三徒弟,他做事任勞任怨,腳踏實地,不善言辭,也在徒弟中發揮重要的作用。正是因為他們的個性鮮明不同,才給讀者帶來了不一樣的閱讀感受,讓讀者跟著書中的人一起歡,一起笑。沉浸在讀書的快樂中。
《西游記》也告訴我們許多道理。人做事一定要有恒心,有毅力,不放棄,認認真真,腳踏實地,不管成功與否,都是經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都是一種成功。還告訴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與缺點,我們要全面看待自己,合作努力時,每個人都要發揮自己的長處,只有這樣才能把大家的力量聚集起來,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7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滿了離奇,精彩的神話故事,每每讀起《西游記》,老是會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節之中。
我們可以回想自己的童年,捧著一本《西游記》的連環畫,津津有味地看著,當孫悟空打敗了妖精,我們總會為他歡呼;當他受到了冤屈,我們也會感受到一種深刻的共鳴;當孫悟空被唐僧誤會,被逼回花果山,繼續當他的齊天大圣,但當唐僧遇到危險,豬八戒趕到花果山向孫悟空求救時,他也毅然去救唐僧。記得那時候看連續劇,當看到此片段時,眼中便充滿淚水。因為我知道,當時的我就是孫悟空。
這只活蹦亂跳的小猴子就好像是現在我們孩子的化身。當他從石頭里蹦出來的時候,就象征著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當他在花果山上無憂無慮地和群猴們玩耍時,就好似我們那無憂無慮的童年生活,多姿多彩。當孫悟空大鬧天宮時,就好似一個調皮的孩子,不小心跑進了大人們的世界,并且搞得一團糟,大人們想哄住他,便封了他個弼馬溫,沒哄住。又封了個齊天大圣,還是沒有哄住。而后如來出現了,伸出他的飛掌將孫悟空束縛在五指山下。嚴慈的父親,終于壓服了他調皮的兒子。
唐僧師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經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難關。這就好像我們成長道路上布滿荊棘。最終,他們戰勝了難關,取得了勝利。“工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用在他們身上是再恰當不過。而我們,只要有不怕困難,堅持到底的決心,也會取得最終的成功。由此,我想到了我們的學習。學習就好像是要去取得真經。在學校里,有著形形色色的人。有的像豬八戒,好吃懶做,做任何事情都馬馬虎虎,有的則像沙僧,誠懇老實,踏踏實實。有的像孫悟空,活靈活現,足智多謀。而唐僧則是心地善良,不愿氣餒的人。若我們在學習上能個個都是唐僧,孫悟空,沙僧,有對學習的信念,那一定會取得成功。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8
讀了這么多回《西游記》,我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為什么妖怪們捉到唐僧后卻暫且不吃唐僧肉?我猜想有以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妖怪們害怕自己也被吃。唐僧西行路上之所以妖怪們會知道吃了唐僧肉可以長生不老,是因為如來佛祖想將此事散播出去,從而湊齊九九八十一難,使唐僧一行人能夠九九歸真,造福天下。而眾妖聞之便開始搶著要吃唐僧,可為什么他們捉到又立馬不吃呢?我覺得,妖精害怕吃了唐僧后,自己的肉吃了也能長生不老,這樣一來別的妖精要爭著吃他。所以先放一放,見機行事。
第二種可能,這些妖怪都是如來佛祖安排專門等唐僧的。世間的妖怪怎能有那么多湊齊九九八十一難?于是如來便派來些神仙下凡裝成妖怪湊成八十一難。這些妖怪們就算真的知道吃了唐僧肉能夠長生不老,也不敢挑戰西方極樂世界如來佛祖的權威,所以都刻意不吃唐僧。
第三種可能,妖怪們要確保絕對安全后才動手。眾所周知,孫悟空法力高強,幾乎無人能敵。孫悟空大鬧天宮那么大的事,哪個妖怪不知道?所以都十分忌憚孫悟空,害怕孫悟空用大棍伺候,因而妖怪們捉到唐僧后總會先看看動靜。而在《西游記》中,事實上孫悟空幾乎打不過任何一個妖怪或者其法寶,打了勝仗的妖怪們覺得孫悟空沒什么厲害,只是浪得虛名,所以才命令小妖們準備架火吃了唐僧。可往往這些妖怪的結局總是唐僧沒吃成,還被各路神仙收去做侍者、坐騎、寵物或看門人。
綜上所述,唐僧沒被妖怪們吃成,大概就是為此了吧!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9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一部明代出現的長篇神話小說。它講述了唐三藏與徒弟西天取經的故事。這星期,我正式捧起了這本流傳至今的文化寶庫,開始我的“西游”旅程。
《西游記》中的前幾回都講了膽大的孫猴子的神奇出世和他修煉的過程。不過,最有趣的還是著名的“大鬧天宮”啦!
孫悟空上了天宮,玉帝奈何不了他,就封他做了個有官無祿的“齊天大圣”。一根筋的孫猴子哪知道玉帝的詭計,高興得不得了。當他從一個仙女的口中得知王母要辦蟠桃大會卻沒有邀請他時,他氣憤得不得了,決定要去這個蟠桃大會上鬧一鬧。孫猴子去了蟠桃大會上,偷吃了八珍百味、仙丹,偷喝了玉液瓊漿。醉意未了,想起了王母,怕王母懲罰他,就匆匆逃下界去了。
孫悟空膽大的行為讓我覺得他真是做事不想后果,如果他得知他會為這個行為作出五百年的代價,相信他一定不會這么魯莽了。我一定不能像他學習,凡事要再三思考下才能作出決定,否則,有些事做錯了就無法回頭。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10
《西游記》是我國著名的四大名著之一,是文化的瑰寶。它講述的是唐僧師徒四人往西天取經的路上所經歷的磨難。
我眼里的唐僧,是一個剛正不阿、堅持到底的人,不為一路上的利益所誘惑,但有時也不辨善惡,不分忠奸,常受妖怪的挑撥,不去詳察。而孫悟空則是英勇無畏、神通廣大,敢與困難斗,敢于惡勢力做斗爭,絕不退縮也絕不低頭。沙僧,憨厚老實,一心只想保護好師父。豬八戒雖然有點貪吃,貪睡,卻也心存善念。
《西游記》讓我明白了,人生不會一帆風順,要像西游記里的師徒四人一樣,要經歷各種磨難才能茁壯成長。我們要學習唐僧的心地淳厚;學習孫悟空的勇敢,做事堅持到底,不半途而廢;學習豬八戒的樂觀與沙僧的忠誠。
唐僧他們去取經的路程就像我們通向夢想的路程,這條路上注定充滿了許多未知的困難。只要我們有堅定的信念、永不言敗、勇往直前的精神,夢想就會實現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分辨善惡,遇到困難和挫折要迎接而上,不能退縮,做事也不能總是三分熱度,虎頭蛇尾的,也不能半途而廢,而是鍥而不舍。
《西游記》使我受益匪淺,不愧是中國文化的瑰寶。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11
其實,看完整部《西游記》,我一邊暗暗佩服作者的寫作的功底,一邊也在想:取經團隊不就像一個組織嗎?這個問題的確挺有意思!于是,我把我想的內容就記在了下邊的文章當中。
唐僧是領導者,并且把整個取經團隊打理相當好。首先,他帶領他的下屬們將“西天取經”這件事辦成功了,雖然中間一波三折,可是這位領頭人的決心奠定了這件看似遙望而不可及的事情從“絕無”變成“必然”。其次,他還懂得如何調動整個團隊。可能這樣說很抽象,給大家舉一個典型的例子——給悟空的緊箍咒。這咒雖是如來打造的,但是當它落到悟空腦袋瓜上時,卻被掌控得十分有效。唐僧并沒有時時刻刻都在念緊箍咒,只是在悟空犯錯的時候才念動的,而且念得也不過火——既讓悟空心服口服,又讓他思考自己的過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讓他折服于唐僧,這樣悟空取經的信念也才沒有化為灰燼。要是沒有這緊箍咒,呵,諸位可就瞧著吧,看悟空怎么撒歡吧!
悟空是徒弟三人的小隊長。他是怎么擔任這個職務的呢?第一點,他辦事能力極強,像是遇到什么諸如小鉆風的小嘍啰,分分鐘就叫他像拍黃瓜一樣被拍成肉泥;要是遇到像獨角兕大王和黃眉大王這樣戰斗值較高的妖怪,他也不會不知變通,他會一路打上天庭,請他們的“上司”收他們回來,而那些“上司”通常也會用一些“沒看好”的理由來辯解并收他們上界。悟空既叫那些妖怪沒話說,更叫自己在團隊當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可見辦事能力在一個團隊中的重要性。
豬八戒可謂是整個團隊中最“耍寶”的那位了。他雖然沒有悟空的神通,也沒有悟空的領導力,但它的作用也是不可忽視的——他就是團隊中的“追隨者”。他幫助大師兄打好下手,和其一塊斬妖除魔。作為團隊的一員,他還對他的“上司”唐僧忠心耿耿,經常陪在師父身邊討師父的歡笑。雖然他有時候對于西天這件事打退堂鼓,但是經過內心和師徒的調節下也平復了心態。這才是一個完整的、有血有肉的形象!
沙僧是整個團隊的后勤,他負責到了人家看行李看馬,并提供對于師父三百六十五度無死角的照顧。他任勞任怨,不吐一個苦字。他在書中的描寫作者并沒花太多的筆墨,但也能看出這個“后勤”可不一般!
這才是一個真正的取經團隊,更是一個組織,一個團結的組織!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12
在這個假期,我又重讀了了四大名著中的一本,名字叫《西游記》。以前我讀過這本書,可我依然對這本書感興趣,百讀不厭。而且每次讀這本書都會有不同的感受。
以前我最喜歡孫悟空,他會七十二變,他會翻筋斗云,他武藝高強,他嫉惡如仇。我還喜歡沙和尚,他敦厚老實,任勞任怨,忠心耿耿。我最不喜歡豬八戒,他好吃懶做,膽小如鼠,禁不住誘惑。我也不太喜歡唐僧,一看到他就讓我想起學校里的老師,每天嘮嘮叨叨,沒完沒了。
這次重讀《西游記》我有了不同的想法:我有點理解唐僧的舉動了。唐僧本就是一個虔誠的和尚,他自律,有堅定的&39;信仰,可無奈收了三個性格迥異的徒弟。作為師父的他,徒兒有毛病不能不管,可他又確實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所以他除了言傳身教,只有不停地嘮叨。大概他也堅信滴水石穿的道理,也正是這一路的奔波加上一路的嘮叨,讓頑皮驕傲的石猴,好吃懶做的八戒,終于堅持到達西天求得正果。
重讀《西游記》讓我體會到老師的不易,唐僧只有三個徒弟就讓他傷透腦筋,我們的老師每天面對三十幾個學生該是怎樣的不易。都說八十一難多么的難,我們的老師一學期不知要解多少危難,學習上的,身體上的,師生關系上的,包括與家長之間的各種問題。唐僧不好做,老師更難當。以后,我想我該好好學習,少犯錯誤,讓老師輕松些。
名著就是名著,讓人百讀不厭。每次閱讀都有新的收獲。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13
暑假里,我又一次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記》。這本書內容豐富,故事情節精彩生動、引人入勝,令我百看不厭。
《西游記》這本書里面說的是:孫悟空膽大包天,因此大鬧了天宮,被法術高強如來佛祖壓在高大的五行山之下;后來被心地善良的唐僧解救出來了。他們收服了好吃懶做又好色的豬八戒與忠厚老實又勤勞的沙和尚,還有西海龍王三太子變成的一匹健壯又雪白的小馬。唐僧師徒經過種種困難,走過千山萬水,收服各種妖魔鬼怪,如:黑風怪、黃風怪、白骨精、黃袍怪、紅孩兒、金魚精、六耳獼猴、鐵扇公主、牛魔王、盤絲洞女妖、黃花觀老道等。歷盡千辛萬苦來到西天,向佛祖取了真經,四個人都修身成佛了。
讀了這本書,我明白了一些道理:做人要像沙和尚那樣忠厚老實、腳踏實地、吃苦耐勞。做事要像膽大包天、武藝高強的孫悟空一樣勇往直前、鍥而不舍。
我喜歡孫悟空,他有很多可貴的品質。例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后,唐僧誤會他亂殺無辜,犯了殺戒,就趕他回花果山。但是孫悟空知道唐僧在寶象國蒙難時,卻不計前嫌去救唐僧。孫悟空就是這樣一個寬宏大量的人,不僅如此他還有很多本領:他一個筋斗可以翻十萬八千里,他會七十二般變化,他還會長生不老術等等。
也許,你們會問:孫悟空本領這么高強,為什么不自己一個人保護唐僧西天取經呢?因為他知道只有要齊心協力、團結一致、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完成一件事。就像推一塊大石頭,一個人是推不動的,只有大家一起推,才推的動。俗語說: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堅如鐵,團結力量大。
《西游記》是一本好書,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經典中的經典。我要好好閱讀它,建議同學們也要多多閱讀它。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14
吳承恩的《西游記》是我最愛看的書,作者豐富的想象力與奇特的構思,讓我欲罷不能,當然它也是我國四大經典名著之一。要說《西游記》的內容,大概可以這樣概括:它唐朝時期,有一個和尚,和他的三個徒弟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在西天取得真經。
他的三個徒弟有:豬八戒、孫悟空和沙僧。和大家一樣,我最喜歡的就是孫悟空了。他神通廣大,火眼金睛,樂于助人。每次都是孫悟空把唐僧從險境中就,救出來。
其次就是豬八戒了。他鼓著個大肚皮。成天好吃懶做。背著個大耙子,還天天號稱自己以前是天蓬元帥。
豬八戒還是一個好人,沒有害人之心,并且終于堅持到最后的勝利。寫一個弱點很多的人能討人喜歡,讓人記住,是很不容易。沙僧老實厚道。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個鮮明的特點,每個特點都被作者表現的活靈活現。
總之,師徒四人每人都有長處和短處,正所謂“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我們應該學習他們的長處,哪怕是他們的短處也必須看看自己是不是也有,如果有的話,要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完整的人。《西游記》中師徒四人遇到的種種困難在我看來就像是一個人在人生路上的挫折,這本書告訴我們,人生有許多的困難,這些也許不是自己一個人就可以克服的。所以我們需要朋友,需要有知心人一起分擔,這些困難也許是自己能克服的,所以我們在此就要鍛煉自己不怕困難,以及堅定的不后退的信心。
閱讀西游記讀書筆記篇15
在四大名著中,我最喜歡《西游記》。今天,就讓我來寫寫讀它的感想吧!
《西游記》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這本書講的是唐僧師徒歷經磨難西天取經的故事。
新學期開始后,MS路領著我們用了一個月的時間閱讀了《西游記》。我讀的這套《西游記》是半文言半白話的原著。剛開始讀時感到非常困難,有很多地方讀不懂,爸爸媽媽每天晚上都要給我讀一章,講一章。MS路也選了很多經典的章節,在課堂上給我們進行詳細地講解,并且MS路還讓我們邊讀邊寫感悟。最后,我越讀越上癮了,基本能夠輕松地閱讀了。
過去我讀《西游記》的少兒版本,只是因為喜歡孫悟空和妖魔鬼怪打斗的場面,感覺又驚險又刺激!現在再讀這本書,尤其是有了路老師的解說,我才感到其中闡明的道理真是太深刻了,我們從每一個人物身上都能學到很多知識。雖說這是一本神魔小說,我們卻能從生活中找到里面的人物。你說神不神啊?《西游記》中有許許多多生動的人物,從他們身上我懂得了很多道理。其中,我最喜歡的是孫悟空。他讓我明白了一個人活著就要追求自由。他闖龍宮,鬧冥司,反下凡間,大鬧天宮,都是為了追求自由。但讀到最后,他更讓我明白了做事情就要做到執著。他爭強好勝,法力無邊,一直忠心耿耿,保護唐僧西天取經,每次降妖都是他一馬當先,卻又毫無怨言。
《西游記》是一個奇妙的故事,其中,師傅唐僧的心地善良,豬八戒的的有勇無謀,沙和尚的小心翼翼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當然了,最為突出的還是那個足智多謀,正直勇敢的齊天大圣孫悟空,一個跟頭十萬八千里,真讓我著迷,七十二變就更神了。故事從孫悟空從石頭蹦出來開始,講述了師徒四人在去西天取經路上歷經了各種磨難,有要吃唐僧肉的,有要與唐僧成親的……一次比一次扣人心弦,他們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他們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走了十萬八千里路,最終修成正果,取得了五千零四十八卷經書。書中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同樣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唐僧讓我明白了不能小瞧任何一個人;沙和尚讓我明白了沉默是金;豬八戒讓我明白了只有目標,沒有樂趣是不行的;白骨精讓我明白了越是美麗的東西它的毒性越大;如來佛讓我明白了人外有人, 天外有天……
悟出了這些道理之后,我們再來看看自己吧。我真的特別佩服唐僧師徒四人,他們是那么執著,不畏艱險。這是一種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精神!想想自己,有時候做事虎頭蛇尾、馬馬虎虎、半途而廢。比如剛開始學鋼琴的時候,我是滿懷信心,可是學了還不到一年,我就感到練鋼琴太痛苦了,怎么也肯學下去了,于是改成了學習長笛。讀了《西游記》之后,我想再也不能半途而廢了。只要能把一件事從頭做到尾,不管是成功還是失敗,只要盡力去做了,就是一種成功啊!
雖然我讀完了《西游記》,但是其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東西我沒有讀懂,比如書中有那么多優美的詩詞、對聯,我都不太明白。每一個人物的精神我也理解得不太透徹。所以,我還想再讀第二遍、第三遍,我相信每讀一遍都會有不同的收獲,對那些人和事都會有更加深刻的理解。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人生要經歷許多困難,只有勇敢面對,才能取得成功;只有不斷磨煉,才能更輕松地過這些難關。孫悟空本大鬧天宮犯下了大罪,現在卻在西天取經過程中立下大功,說明一個人犯了錯,只要努力悔改,就可將功贖罪。豬八戒犯了錯后,雖然他也一直在悔改,但沒立下大功。這也不能怪他,因為他能力不夠,加上大師兄法力高強,很少有他表現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