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300字讀書筆記
讀書筆記是在閱讀書籍或文章時,為了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或者整理出文中的精彩片段而進行的一種筆記。寫好論語300字讀書筆記有什么技巧?這里給大家整理論語300字讀書筆記,方便大家學習。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1
孔子主張勤儉而愛人。勤儉愛人體現出孔子思想具有人民性的一面,孔子主張輕徭薄稅,弟子冉求幫助季氏聚斂財富,他憤然宣稱:“非吾徒也,小子鳴鼓而攻之,可也。”孔子一向崇尚節儉,即使“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也“樂在其中矣”(《論語?述而》)。他主張治理國家“導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孔子的這些思想,為后世所繼承,在中國封建社會為保證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行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
論語太深奧了,我也看不太懂。聽媽媽說,論語是記錄孔子言行的書。通過論語我知道了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抱負,他的很多高尚品質是現在人中少有的。他教會我們如何接人待物,如何用自己的行動做表率。
他能被我們后人稱為“圣人”那都是他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累積的經驗和思想,跟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寶藏。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2
過去曾有過“半部《論語》治天下”的說法。在延續一千多年的科舉時代,《論語》也是國家錄用官員考試的指定教科書。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治理國家的環境變了,治理國家的方式自然也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因此在二十一世紀的今天,還指望通過兩千多年前形成的《論語》上面制定的治理國家的方式來管理國家,是不切實際的。
所以我根據開放社會的理論、從國際視野的角度、圍繞怎樣學習文化知識和怎樣學習做人的主題,從整部《論語》中選擇了一半與此有關的部分,按照“教育、孝順、仁愛、誠信、禮節、義利、察人、交友、鬼神、志向、反省、君子”這十二個分類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對大家學會怎樣做人有所參考。另外,為了保證《論語》的完整性,我們同時也在這本書的結尾,附上了整本《論語》的全文。一來可以讓大家了解本書所選擇的部分在《論語》中的具體出處,二來也可以為那些有興趣學習整本《論語》的讀者提供一個方便。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3
粗看《論語》,不過是一本語錄,與其他的語錄沒什么差別。可細細品來,孔子及其弟子的有關修身(內圣)、治國(外王)的思想流連于語錄的字里行間。
學貫中西的學者們常把孔子和古希臘哲人蘇格拉底相提并論。蘇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權處死的,據說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歡孔子的直言不諱:“道不行,乖桴浮于海”,這同樣是一種自由精神。
就我看來,人的一生中秉懷著許多有關生活的觸動,只是很多時候,這些觸動沒有點燃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而使我們困窘地活著。于丹的《論語》心得中,雖然從其獨特的個性視角出發解讀《論語》。但畢竟是一種頗能為大眾認可的個人獨特的對于《論語》的感悟。每個人要是想要在《論語》中找到讓我們人格震撼的導引線,還需自己到論語中慢慢尋覓。
《論語》告訴大家的東西,永遠是最簡單的。《論語》的真諦,就是告訴大家,怎么樣才能過上我們心靈所需要的那種快樂的生活。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4
我們學校是經典古詩文誦讀學校,從一年級開始,我們就讀了許多經典的古詩文,比如說《弟子規》,《三字經》等,我們四年級讀的是《論語》。
我喜歡《論語》中的一句話,是:”賢賢易色;是父母,能竭氣力;是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務必為之學以。“
有一次,我到老家,和同學約好了,下午我去他家玩,我告訴奶奶:”三點的時候叫我,我要去朋友家玩,好嗎?“奶奶說:”好的。“到了三點我起來一看,太陽好像要把大地烤焦是的,到了四點,太陽還是那么大,我想5點再去吧,奶奶對我說:”趕快去把你的朋友要等急了。你不是學過論語,里面有一句話正合適,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我說:”現在就去。“我立馬跑向他家。
如果你現在來到我的學校,還能聽見瑯瑯上口的讀書聲,我們要講古詩文誦讀進行到底。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5
在我背過的古詩和學過的古文中,我最喜歡的是《論語》中的“吾日三省”。
曾子說:“我每天必定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謀事有沒有盡心盡力呢?與朋友交往是不是誠信呢?師長傳授的知識有沒有復習呢?”這是幾千年前,曾子提出的要“吾日三省吾身”,意在告誡人們要時時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幾千年后的今天,我仍要時時記著這句話,每天要反省自己的言行,及時發現不足,找出原因,尋找解決的方法,努力改進。我要從身邊的事做起,與同學互幫互助,勤奮學習,認真地做好每件事,做一個勤學好問的好孩子。
我還要從自己做起,保護我們美麗家園——地球,少用紙巾,重拾手帕,保護森林,節約能源,低碳生活,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廢報紙、牛奶盒的回收活動,盡自己的所能做一個環保小衛士。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6
孔子曰:“躬自厚而薄責于人,則遠怨矣。”
這句話的意思是:多責備自己少責備別人,就可以化解怨恨了。
孔子的這句話就是在告訴我們要學會寬容。在我們平時的學習、生活中,任何事情總不會是一帆風順的。朋友之間的相處,也不總是歡聲笑語,再好的朋友也會發生矛盾。當我們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不要斤斤計較,把不順心的事情都壓在心底。太計較心里就會產生怨氣和怒氣,時間長了排不出去,也會影響人的身心健康,我想聰明的人肯定不會這樣。任何事情,多找找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再加以改正,也可以使自己得到進步,當我們寬容地原諒別人的同時,自己也能感到輕松和快樂。有時一個簡單的微笑,也能化解許多的矛盾,所以寬容可以幫助我們獲得健康,贏得友誼。“退一步海闊天空,忍一時風平浪靜”。
愿我們每一個人都能用寬容的氣度,換得人與人之間的信任,愿大家都有一顆高尚美德的寬容之心。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7
論語是我國的一部文學瑰寶。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它有多么重要。那里面的話令人受用終生。
子曰:“由,誨汝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治也。”
孔子說:“仲由,教你的知識你都會了嗎?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這才是真正懂得了知識啊。”
學習中,有許多人“華而不實”,或“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歸根究底還是對基礎知識的定義不扎實。我們在學習中一定要扎下穩固的基本功,對自己所掌握的知識一定要時常溫習,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因為自己那薄苦蟬冀的“面子”而不敢提出質疑。在講題時也是一知半解,能混就混,瞞天過海,不懂裝懂。我們一定要扎下堅實基礎,堅決不當華而不實、不懂裝懂、一知半解的“面子控。”
論語中的話令人受用,也為人的一生鳴響永遠的警鐘,警示我們學習,以及做人的許多道理。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8
《論語》是我過一部著名的語錄體散文,主要記錄了我過大學者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對我國的文化有很深刻的引導意義。
《論語》大概一半左右都牽扯到了這個“孝”字,正因如此,后被公認為百家之正統的儒家學派把孝道推廣的十分廣泛,鞏固了孝道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中國人心中孝為先,正是因為千古以來儒家思想的主導,與《論語》在我們祖宗身上留下的習慣一向傳承下來。
除了孝道外,《論語》還講到了政治,自古以來一向才是世界上真正占據主要地位的事,論語中對待政治,主講一個子——仁。對于政治來講,要想成功的治理國家需要什么?答案是得民心,若想得民心最好的方法是什么?僅有仁。這一點儒家的選擇是很正確的。
《論語》是我國歷史上一部經典的著作,對我國的傳統文化起著重要的主導作用。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9
我讀《論語》這本書,知道了一位非常誨人不倦的人,他就是孔子。
《論語》是我國的經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古人云:“半部論語治天下。”可見論語在歷代統治者心目中的地位了。
《論語》已有200千多年的歷史了,里面的內容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共有18、20冊。里面的第一篇對我印象特別的深: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釋是:孔子說:“學習了,而能按時去實踐,不也高興嗎?有朋自遠方來,(切磋學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自己的才能,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
我認為,我們在生活中,應該把學習同樣當成一件快樂的事。
《論語》這本書非常好,他告訴我們許多人事間的道理,它能讓你品德高尚,讓我們學到了很多。普通人把《論語》作經書看,認為是圣人之言,不以文學論。但以文學眼光看來,《論語》一書的文學價值很高。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10
這個暑假,我讀了《論語》這本書,受益匪淺。
《論語》是由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所編撰的一部語錄體著作,主要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們的言行。孔子,名孔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魯國人,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享年72歲。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開創者和最重要代表人物。
《論語》這本書,作為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結晶,早對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歷史文化有了深刻的影響。
我在暑假期間讀了《論語》,學習到了許多待人禮儀,尊師重道,孝敬父母等一些知識,還有社會規律這些知識,讓我對以前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以及傳統禮儀有了深刻的見解。
《論語》是讓人懂得孝敬、道德、政治、利益、規律的一系列東西,我要把這個古老而又正確的理念,一代一代的傳下去,中華民族精神蓬勃發展!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11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經驗,《論語》一書中關于教育指導思想的內容很豐富,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靈公》),即受教育者不應分貴賤、賢愚,應該機會均等。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擴及于廣大平民,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還有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即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論語》對中國古代教育內容的豐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12
這幾天,我讀了一本書,書名叫《論語》,它教了我怎么做人、怎么學習、怎么對待自己的親人。
《論語》是一個語錄體文集。主要記載著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因此稱為“語。”《論語》傳到漢代出現了三種傳本。東漢靈帝時所刻的熹平石經用的就是《張候論》的傳本。
《論語》還是儒家的原始經典之一,要了解孔子和他的學說,《論語》是最直接、最可靠的資料。
《論語》還十分不容易令人真正領略其中深刻的意義,而且其中的詩句又是非常的多。例如“不患人知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論語》告訴了我做人一定要誠實守信、尊重他人;做什么事都要其中勤奮,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廢;要為他人著想;把國家看成第一;尊老愛幼……孔子的一句句話都真有說服力啊!
《論語》當之無愧為我們的國學經典。
論語300字讀書筆記篇13
讀了第10課《論語》讓我學到了學習的方法,學習的態度和道德的修養。
在學習的時候認真聽,常抄筆記,我們還要溫習學過的知識,正如文中所說:“溫故而知新。”這句話的意思是溫習學過的知識,可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
學習要想松柏一樣,正如文中所說的“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年之間最寒的時候,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謝的,這句話告訴我們應該學習松柏那種堅貞不屈的精神。學習的時候態度要端正,如文中所說:“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見到賢人就向他學習,希望能和他看齊,見不賢人就應該自我反省。
我們要向孔子和他的學生們學習,學習孔子的善于思考,學習他在學習的時候多提一些問題,去思考去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