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端午節現代詩歌
端午吃粽子也是一個重要習俗,粽子的起源遠早于屈原時期,為了紀念屈原,后人才堅持端午吃粽子,慢慢就形成了這樣的習俗。吃粽子的習俗在中國各地都盛行,也是對偉大詩人屈原的懷念。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傳統端午節現代詩歌,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傳統端午節現代詩歌【篇1】
五月的汨羅江
流淌著的不是水――
是淚
是千古悠悠中華魂
煙雨江南,又是一年粽子香
后人懷念的不單是美食――
更是屈原那閃光的名字
與那段沖洗不淡的歷史
聽吧,端午節的鼓聲
稠密響亮
看吧,賽龍舟的漢子
吶喊向前
用這千年不變的方式
去告慰一個帶劍長吟的忠魂
從那濕轆轆的故事里
打撈出民族不朽的精神
傳統端午節現代詩歌【篇2】
一條龍舟
從歷史的深處劃出
從此,中華民族的號子聲中
就多了幾分悲壯而激越的韻味
楚河的波浪
承載著屈子的冤魂
讓長江的嘆息千年不滅
讓汨羅的祭祀香火永存
一粒粽子
在咀嚼中品嘗清醒與忠誠
裹腹的是醇厚的米香
營養的卻是閃亮的騷文
打撈文明史的歷史教誨
每年與先賢哲人對話一次吧
美人啊,請重新展示你清純的誘惑
香草啊,請及時綻放你高潔的奇葩
一條龍舟
在時代的長河中流淌
跨越驚濤駭浪的木漿
永遠翻騰在沉吟的不死魂靈上
傳統端午節現代詩歌【篇3】
這只粽子在汨羅江里煮過的?
摸上還是有些燙手
我聞到江水的氣息。水里也有一個太陽?
把楚辭煮熟了,字字珠璣
解開裝訂線,手就被水草纏繞
翻開封面、扉頁,一層層波浪
露出一座最小的魚米之鄉
橫著讀豎著讀都合適
屈原的名字寫在水上了
仍然是讓人忘不掉的痛
鄉愁是什么?鄉愁就是系在粽子上的那個結
你不知誰給系上的,卻總能
無師自通地把它解開
有人把楚辭包成了粽子
我把粽子讀成了楚辭
傳統端午節現代詩歌【篇4】
雨季肥了瘦水
岸邊百草寂寞出鄉間風情
惟獨菖蒲
被世俗的眼光灼熱
瘋長在端午節的簸箕里
讓人們爭相采摘
貼作綠色的春聯
此刻鳳尾般的菖蒲涅槃了
站成一尊門神
不問貧賤
堅守了千百年
承載著沉甸甸的諾言
一年遂人一個
沒病沒災的祈愿
有關端午節的朗誦稿篇3:龍舟
龍舟把一個日子,放在海里
保留了一千年
讓六月,在自釀的米酒香
與鄉村一起,醉紅
六月敲響的鑼鼓,喚醒蘇州的畫舫
在海未退潮之前,一夜趕來
與龍舟站成妖嬈,讓路邊的熱浪
擠出一塊空地
點燒香粉,飄浮
銀灘的容貌
來自遠方的笑容,與龍舟柔合搖曳
人的海和舟的海,改變了海的色彩
海母漂過的痕跡,驚動膽怯的走馬燈蟹
打破常規,趕集似的觀望
龍的衣裳,裹著臉
與海談情說愛
每一句甜言蜜語,都是故鄉緩緩的浪潮
傳統端午節現代詩歌【篇5】
綠色的粽葉
香糯的米
浸透掛念
沉甸甸
粒粒相擁
數不清的甜
裹緊滿滿暖暖的祝福
象綠色的小船
升起綠色的心帆
依著一個軟綿思念
乘五月的暖風
悠悠遠遠
駛出我蓄滿叮嚀的心湖
走向你的心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