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致遠經典的元曲
你了解,有哪些馬致遠經典的元曲呢?元曲的作家馬致遠,號東籬,大都(今北京,曾有異議)人。下面小編給大家整理了關于馬致遠經典的元曲的內容,歡迎閱讀,內容僅供參考!
《天凈沙·秋思》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
小橋流水人家,
古道西風瘦馬。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古詩簡介
《天凈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小令,是一首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種景物并置,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圖,讓天涯游子騎一匹瘦馬出現在一派凄涼的背景上,從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調,它抒發了一個飄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鄉、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這支小令句法別致,前三句全由名詞性詞組構成,一共列出九種景物,言簡而意豐。全曲僅五句二十八字,語言極為凝練卻容量巨大,意蘊深遠,結構精巧,頓挫有致,被后人譽為“秋思之祖”。
翻譯
枯藤纏繞著老樹,樹枝上棲息著黃昏時歸巢的烏鴉。
小橋下,流水潺潺,旁邊有幾戶人家。
在古老荒涼的道路上,秋風蕭瑟,一匹疲憊的瘦馬馱著我前行。
夕陽向西緩緩落下,極度憂傷的旅人還漂泊在天涯。
《壽陽曲·瀟湘夜雨》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漁燈暗,客夢回。
一聲聲滴人心碎。
孤舟五更家萬里,是離人幾行清淚。
古詩簡介
《壽陽曲·瀟湘夜雨》是元曲作家馬致遠的散曲作品。這是馬致遠寫的一支表達身處天涯,心系故園的“斷腸人”羈旅鄉愁的小令,與《天凈沙·秋思》有異曲同工之妙。這支曲子將詩詞中常有的意境和手法引入曲中,然又自出機杼地描寫了特有景色中的特定氛圍:雨夜、孤舟、漁燈中離家萬里的旅人在點點滴滴的雨聲里情不自禁流下“幾行清淚”,這使讀者也不由得產生強烈的共鳴,情景交融,語簡意深,堪稱馬致遠散曲小令中的佳作。
翻譯
江中的漁火若明若暗,我從夢中醒來,是聲聲夜雨滴得人心碎難眠。深夜,在這孤零零的小舟中離家萬里,仿佛那不是雨滴,是遠離故鄉的人思鄉的清淚漣漣。
《夜行船·秋思》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百歲光陰如夢蝶,重回首往事堪嗟。今日春來,明朝花謝。急罰盞夜闌燈滅。
【喬木查】想秦宮漢闕,都做了蓑草牛羊野。不恁么漁樵無話說。縱荒墳橫斷碑,不辨龍蛇。
【慶宣和】投至狐蹤與兔穴,多少豪杰。鼎足雖堅半腰里折,魏耶?晉耶?
【落梅風】天教你富,莫太奢。無多時好天良夜。看錢兒硬將心似鐵,空辜負錦堂風月。
【眼前紅】日又西斜,疾似下坡車。曉來清鏡添白雪,上床與鞋履相別。休笑鳩巢計拙,葫蘆提一向裝呆。
【撥不斷】名利竭,是非絕。紅塵不向門前惹,綠樹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補墻頭缺,更那堪竹籬茅舍。
【離亭宴煞】蛩吟罷一覺才寧貼,雞鳴時萬事無休歇。爭名利何年是徹?看密匝匝蟻排兵,亂紛紛蜂釀蜜,鬧攘攘蠅爭血。裴公綠野堂,陶令白蓮社。愛秋來時那些:和露摘黃花,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想人生有限杯,渾幾個重陽節?人問我頑童記者:便北海探吾來,道東籬醉了也。
古詩簡介
《夜行船·秋思》是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套曲。這套曲子對封建社會的名和利作了徹底的否定,表現了及時行樂、消極厭世的虛無主義思想,將一個生活在亂世的文人矛盾的內心情感狀態表露無疑,并成為一段流傳千古、蕩氣回腸的靈魂剖白,為后世人所稱道。作品風格豪放,行文流暢,曲折有致。
《四塊玉·恬退》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酒旋沽,魚新買。
滿眼云山畫圖開,清風明月還詩債。
本是個懶散人,又無甚經濟才。歸去來!
古詩簡介
《四塊玉·恬退》是由元代詩人馬致遠創作,主要描寫的是作者厭煩當朝統治,但又無能反抗,所以隱居山林獨享有酒有肉的生活。
這首曲子表現了作者懷才不遇,對當時社會不滿的心情。“懶散”、“無甚經濟才”,表面上看似乎是自謙,其實更是反語與諷刺。尤其是“無甚經濟才”句,響徹著與當時社會及傳統文化的不和諧的音調,昭示出作者的清高品格。
翻譯
酒剛剛打來,魚也是新買來的。滿眼的云山像畫圖一樣展開,在清風里和明日下心情地把多年要寫的詩寫出來。我本來就是懶散自由慣了的人,又沒有什么經世濟民治理國家的才能。還不如就這樣歸去吧!
《折桂令·嘆世》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其一
咸陽百二山河,兩字功名,幾陣干戈。項廢東吳,劉興西蜀,夢說南柯。韓信功兀的般證果,蒯通言那里是風魔?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醉了由他!
其二
東籬半世蹉跎,竹里游亭,小宇婆娑。有個池塘,醒時漁笛,醉后漁歌。嚴子陵他應笑我,孟光臺我待學他。笑我如何?倒大江湖,也避風波。
古詩簡介
《折桂令·嘆世》是元曲作家馬致遠創作的兩支小令。第一支曲子以歷史更迭的史觀,暢述帝王功臣終歸是夢的幻滅,建立遠離功名,放情山林的人生態度。以抒情之筆,借秦漢之交的楚漢相爭和漢初皇室誅殺功臣的史事,抒發功名難憑的感慨。第二支曲子通過自嘲的方式來表達對黑暗社會的不滿,抒發對現實政治的反感。全曲表現了“嘆世”的主題,曲中并無一字提及當世,只是羅列一個個歷史故事,借助讀者對歷史的聯想來表現作者的意圖。作品短小精悍,概括性強,容量極大。語言明白如話,流暢簡潔,充分體現了豪放派元曲家的風格。
翻譯
其一
咸陽,萬夫難攻的險固山河,因為功名兩個字,曾發動過多少次戰亂干戈。項羽兵敗東吳,劉邦在西蜀興立漢朝,都像南柯一夢。韓信有功卻得到被殺的結果,當初蒯通的預言哪里是瘋話?成功也是因為蕭何,失敗也是因為蕭何;喝醉了一切都由他去吧!
其二
我半生來虛度了光陰,在那通幽的竹徑中,隱映著一座小巧的游亭,走到竹徑的盡頭,就是小巧的庭院。在那兒有個池塘,我醒的時候輕聲吹起漁笛,醉酒之后又放聲唱起漁歌。嚴子陵一定會嘲笑我,孟光臺我要學他。笑我什么呢?偌大的江河湖海,也自有躲避風波的辦法。
《撥不斷·菊花開》
朝代:元朝|作者:馬致遠
菊花開,正歸來。伴虎溪僧、鶴林友、龍山客,似杜工部、陶淵明、李太白,在洞庭柑、東陽酒、西湖蟹。哎,楚三閭休怪!
古詩簡介
《撥不斷·菊花開》是元代大散曲家馬致遠歸隱之后創作的一首小令。此曲前兩句用陶淵明歸田的故事;接著三句將三組美好之事、高雅之人聚集在一起,表現了歸隱的生活樂趣;最后用詼諧調笑的口吻請屈原別怪,含蓄地說明社會的黑暗是他歸隱的動機。全曲多處用典,拓展了作品的思想深度,收到很好的藝術效果。
翻譯
在菊花開放的時候,我正好回來了。伴著虎溪的高僧、鶴林的好友、龍山的名士;又好像杜甫、陶淵明和李白;還有洞庭山的柑橘、金華的名酒、西湖的肥蟹。哎,楚大夫你可不要見怪呀!